DB44∕T 2259-2020 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指南.docxVIP

DB44∕T 2259-2020 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指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000CCSC01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259—2020

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指南

Guidelines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atopicdermatiti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2020-12-28发布2021-03-28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259—2020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中药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3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重庆市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河南省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达灿、禤国维、马万里、杨柳、查旭山、杨志波、许爱娥、李元文、范瑞强、魏跃钢、李红毅、刘俊峰、莫秀梅、刁庆春、艾儒棣、陈信生、谢秀丽、李慧、林颖、刘爱民、赵巍。

DB44/T2259—2020

II

引言

特应性皮炎,又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中医学称为“四弯风”,也称“奶癣”、“胎疮”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全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主要与遗传、环境、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免疫失衡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古籍中很早就对特应性皮炎病因病机、治疗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如《彤园医书》(1796)记载:“胎,一名奶癣,生头颈眉端,痒起白屑,形如疥癣。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而成。初系干癣,若误用热水烫洗,致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癣。俱服消风导赤汤。若皮肤火热,红晕成片,游走如丹者,兼服五福化毒丹。干癣燥痒,常涂润肌膏。湿癣瘙痒常涂二神膏,痒甚涂乌云膏。”《疡科捷径》(1831)记载:“四弯风,岁腿弯生,淫痒滋延似癣形。外受风邪兼湿热,消风三妙最为灵”。古籍中提到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既与先天因素有关,也与后天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除外界风邪外,特别提到与湿热之邪有关。广东地处岭南,一年中湿热气候持续时间较长,是特应性皮炎的高发地区。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治疗特应性皮炎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但可以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复发,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标准将吸纳和整合中医药防治特应性皮炎的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借鉴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形成具有中医特色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诊治特应性皮炎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标准对于促进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规范运用中医药进行临床实践活动,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加强特应性皮炎的管理,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对疾病的认识将不断完善,标准也将不断得到修订。临床实践中,不同患者的病情存在差异,本标准可作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参考,具体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在使用本标准时还要兼顾不同级别医院的客观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诊疗措施。

DB44/T2259—2020

1

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特应性皮炎的疾病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及日常防护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和中医治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

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疹和瘙痒为临床特点,多从婴儿、儿童期开始发病。

注:中医称为“四弯风”、“奶癣”、“胎疮”等。

4诊断

4.1疾病诊断

4.1.1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和家族史进行诊断,必要时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等辅助检测。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不应轻易排除诊断,应仔细检查和问诊,必要时进行长期随访。

4.1.2诊断标准

4.1.2.1参照Williams诊断标准。具备必要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个辅助条件。

4.1.2.2必要条件:瘙痒。

4.1.2.3辅助条件:至少满足以下3项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