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条件的探究
任务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方案;任务2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的应用
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实验探究中往往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运用对比法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1)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接触,说明实验是通过控制氧气来研究氧气对燃烧条件的影响。?;(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从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
接触,又通过对比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现象,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2.燃烧的概念
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反应。
3.燃烧的条件;跟踪训练;2.(2024重庆)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物质为白磷
B.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
C.a、b两点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c处通入氧气白磷能燃烧;知识点二燃料燃烧的调控
1.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方法
(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以下。?;跟踪训练;知识点三火灾自救措施
1.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可燃物及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2.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
,蹲下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跟踪训练;基础巩固;2.(2024福建)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B.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
C.用水浇灭炭火
D.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3.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C.厨房天然气泄漏,立刻开窗通风
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
4.(2023重庆)有关山火扑救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
B.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C.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二氧化碳灭火利用???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5.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6.油灯是古代重要的照明工具,如图的“省油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7.(2024临沂)为进一步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小明同学将铜丝网放置在蜡烛火焰中上部,发现铜丝网下方蜡烛正常燃烧,上方没有火焰,如图所示。请分析铜丝网上方没有火焰的原因是()
A.铜丝网隔绝氧气或空气
B.铜丝网上方没有石蜡蒸气等可燃物
C.铜丝网散热,其上方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灭火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8.(2024长春)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汉字作为载体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火的认识。
(1)甲骨文“”(焚)的字形像是燃火烧掉树林。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
(2)小篆“”(灭)的字形左边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和隔绝氧气。
(3)甲骨文“”(灾)的字形像是房屋着火,灾难降临。?;①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填字母)。?;能力提升;10.微型实验(2024无锡)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a处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b处通入氧气,管②中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1.(2023宜宾)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12.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宁夏)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进行“燃烧的条件”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设计与实验];步骤3:
;[问题与交流](1)甲同学对步骤2的实验结论提出疑问:空气中的哪种成分支持可燃物的燃烧?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课堂上老师演示的实验(如图Ⅰ、图Ⅱ所示),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是空气中的氧气支持可燃物的燃烧。?;(2)实验室用如图Ⅲ所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周记范文.docx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范文(5篇).docx(1).docx
- 2016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docx(1).docx
-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考模拟(四)语文试题.doc
- 高考数学(理)高分计划一轮狂刷练第9章 统计与统计案例9-3a.DOC
- Unit4NevertoooldtolearnReadingLearningforlife课件高中英语译林版选择性.pptx
-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实验班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字与拼音(五)》教案.docx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S版).docx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
最近下载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Unit 4 A Let’s talk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5中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浓缩400题).pdf VIP
- 革命圣地西柏坡七言诗句.docx VIP
- (必会)中级保育师资格近年考试真题题库汇总(300题).docx VIP
- FSSC22000 V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外研版(2021)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Unit 5 We Have Only One Earth For Better Performance 教案.docx VIP
- 07J912-1变配电所图集.pdf VIP
- 耳鼻咽喉科专科护士授权理论考试试题.docx VIP
- 工程项目保修期的工作安排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