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重庆市长寿中学校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检测卷(三 )(解析版).docVIP

2021-2022学年重庆市长寿中学校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检测卷(三 )(解析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检测卷(三)(解析版)

考查范围:选择性必修二1-4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原始社会人口增长趋势图。其中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B.铁犁牛耕的广泛应用

C.人类掌握了某些动物的生长规律 D.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推动了人口增长,A项正确;当时仍然使用石器,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是在国家形成后,排除D项。故选A项。

2.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答案】B

【详解】

“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征收实物税等,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掌控,B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3.商周时期,锸、?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周时期的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战国晚期的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再结合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可得出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劳作方式主要是个体耕作方式,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经济结构调整,排除C项。

4.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D

【详解】

根据“田土大多已经种麦”可以看出,绍兴当地实行稻麦轮作,“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可以看出当地清除了稻根,以便小麦的种植,由此可知,绍兴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行政效率,排除A;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是顾炎武“实学”的特点,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赈灾方式的问题,排除C。

5.(明代常熟谭晓、谭照兄弟)“居乡湖田多洼荒,乡之民多逃而渔,于是田之弃弗治者以万计。(晓与照)薄其值,买佣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围以高塍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茇舍,畜鸡豕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悉罗取而售之。”该段材料反映着

A.千耦其耘的劳作方式 B.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

C.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 D.商品化农业集约经营

【答案】D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千耦其耘”“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排除A、B、C;材料反映出谭晓、谭照兄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庄稼、养鱼和家禽家畜,然后把产品销售到市场的情况,体现出生产的商品化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故D正确。

6.南朝沈约认为:“固宜一罢钱货,专用谷帛,使民知役生之路,非此莫由。夫千匹为货,事难于怀壁,万斛为市,未易于越乡,斯可使末伎自禁,游食知反。”该主张

A.鼓励大宗商品交易发展 B.禁绝了跨境长途贸易

C.强调区域开发的重要性 D.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固宜一罢钱货,专用谷帛,……夫千匹为货,事难于怀壁,万斛为市,未易于越乡,斯可使末伎自禁,游食知反”可知,南朝沈约主张取消货币,专门用谷帛实物交易,这样鉴于万斛千匹的实物交易运输上太困难,人们自然就会知难而退,这说明沈约的主张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故D项正确;沈约反对大宗商品交易发展,故A项错误;“禁绝了跨境长途贸易”,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未体现跨境长途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与区域开发无关,故C项错误。

7.北宋东京因袭后周,从开始即没有封闭的里坊。以坊巷为骨架的城市面貌颇具特色,皇城正南的御路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亦然。这反映了

A.商业区奢靡之风盛行 B.市已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主要街道成为繁华商业街 D.市开始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

【答案】C

【详解】

北宋东京城中主干道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亦然,这说明当时商业围绕主干道展开,形成商业街,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情况,排除A;材料显示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