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化学元素地质作用结合矿物有规律聚集岩石有用富集矿产矿石含有矿产地壳组成岩石的组成图示
二、岩石1岩浆岩2沉积岩3变质岩按成因分类:
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重熔再生重熔再生01沉积岩外力作用02变质作用重熔再生03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活动题P34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Clicktoedittitlestyle
板块大洋板块大陆板块1个太平洋板块5个ABCDEF
板块交界处——海洋、海岭——裂谷、断层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海底——海沟交界处海上——岛弧交界处陆上——海岸山脉——高大山脉(例:大西洋)(例:东非大裂谷)马里亚那海沟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岛弧链喜马拉雅山海上陆上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山脉和高原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海岸山脉、岛弧、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大陆板块内部(或与大洋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洋板块内部扩张大西洋中脊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两种最基本、最常见的类型为褶皱和断层0102
中间岩层向上隆起中间岩层向下凹陷背斜向斜中间老两翼新中间新两翼老常成为山岭常成为谷地或盆地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断层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不侧漏,易于储油、储气隧洞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地下水储藏区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泉水、湖泊分布地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采石场岩石易碎,工程难度低成本低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流水作用侵蚀与沉积溶蚀与沉积
第三节大气环境
1250高度/Km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O3层25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平流层对流层低纬_________-中纬__________高纬_________17~18km10~12km8~9km对流层顶到50~55km平流层顶至2000~3000km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0.6oC/100m)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①对流运动显著1、水平运动为主2、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地面高层大气②大气质量的3/4几乎全部的水气、杂质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④与人类关系最密切2、主要靠O3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2、水汽、杂质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1、大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2、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010204(波长在0.4—0.76微米)可见光区(波长小于0.4微米)紫外线区(波长大于0.76微米)红外线区三、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大致分为: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臭氧(平流层)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吸收强烈,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云层、尘埃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射,有选择性吸收反射散射
(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2000米地面(1)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3)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2)A、B哪受热,哪冷却?13=42等压面3124AB受热冷却
1海陆风白天陆地升温快(相对为热源)海洋升温慢(相对为冷源)海风
海陆风夜晚陆地降温快(冷源)海洋降温慢(热源)陆风
2山谷风0102030405谷风山谷→山顶热热冷
山顶→山谷01热02冷03冷04山谷风05山风
3、城市风城郊热岛环流(效应)市区郊区冷冷郊区热010203
3、城市风污染严重的工厂建立在环流半径以外,避免将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郊区带回城市卫星城要建立在城市热岛环流半径以外的区域,避免相互污染;在城市风影响以内的区域建立绿化带市区郊区郊区城郊热岛环流(效应)热冷冷
海陆风白天:海风;晚上:陆风03山谷风白天:谷风;晚上:山风04城市风01城市——郊区02知识总结
(2)大气的水平运动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
01F梯02F梯+F偏03F梯+F偏+f04与等压线平行05与等压线斜交06与等压线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