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内容及重点
皇帝制度-君主专制政体核心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谭嗣同1.(《史记?李斯列传》“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特点2.《商君书》强调“权制独断于君。”“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3.能独断者故可以天下王。《韩非子.外储上》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理论基础专制主义政体基础: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
二君权和相权姓名离任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2月许昌免职3年8月田去世3年9月薛泽免职7年6月公孙弘去世2年4月李蔡畏罪自杀3年严青翟畏罪自杀2年10月赵周下狱死2年7月石庆去世8年3月公孙贺下狱死12年2月刘屈髦田千秋下狱腰斩昭帝时死2年22年汉武帝所用丞相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当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执行机构有事上报两汉的内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省门下省皇帝中书省(管理政务)(审核政令)相权一分为三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宰相皇帝财政行政军事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赵匡胤(三司)枢密院参知政事
史料链接:坐而上朝、立而上朝、跪而上朝1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2读史感悟:3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相权在不断的分散和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君主专制政体强化4
1这些措施有效吗?监察官对谁负责?所有官员都受监察吗?古代的监察制度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2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3秦: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使监察百官汉:刺史制度作用:监察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元:御史台(汉以后一直都存在明:都察院4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因专制制度本质决定,实际效能有限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材料1《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令两弟成名,便“共割财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其后武(八武)遂会宗亲,当众宣布使两个弟弟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三倍于前”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也就获得更大的声誉。材料2《魏书·阳尼传》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坐为中正时受乡人财货免官”。与阳尼同时的并州中正房坚,举人任官时,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也推举出来。另如洪寔“为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行无检”。如此之人做中正,怎能指望他会品评出优秀人才来。——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1)材料1、2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举制度?
(2)据材料概括这两种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
(3)为改善以上两种选举制度,中国后世开始采取什么选官制度?
历史变化:读史感悟: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1.世官制:将官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2.察举制:汉代—人才举荐制(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2)打破了士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垄断官场局面。(3)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