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xVIP

湖北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一、正反义词

1.赞扬——()

2.跌——()

3.关——()

4.摇晃——()

5.聚——()

6.粗心——()

7.落——()

8.宽——()

9.西——()

二、古诗填空

1.迟日江山丽,()。——《绝句二首》杜甫

2.蒌蒿满地芦芽短,()。——《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燮

5.白毛浮绿水,()。——《咏鹅》骆宾王

6.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三衢道中》曾几

7.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8.(),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曾几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

10.窗含西岭千秋雪,()。——《绝句》杜甫

1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

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3.日长篱落无人过,()。——《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

三、习俗填空

1.端午节有赛()的习俗,人们齐心协力划桨,场面非常热闹。

2.清明节放风筝,风筝的形状有()、老鹰等。

3.清明节有()的习俗,人们会到祖先墓前打扫、供奉祭品。

4.中秋节人们会赏月,传说月亮上有()和玉兔。

5.腊八节要喝(),它是用多种谷物和豆类熬制而成的。

6.元宵节的花灯通常会有()、兔子等动物造型。

7.秋分有()的习俗,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庆祝丰收。

四、拼音填空

1.móguǐ()

2.bōxuē()

3.他的据(jūjù)点被敌人包围了,他据(jūjù)理力争,希望能突围出去。

4.jūliú()

5.lǐngyù()

6.jīxiè()

7.bōxuē()

8.xīshuài()

9.他的涨(zhǎngzhàng)水了,他的脸也涨(zhǎngzhàng)得通红。

10.róucuō()

五、诗集解释

1.“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2.“菊残犹有傲霜枝”体现了菊花怎样的品质?

3.“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

4.“钟山只隔数重山”中“只隔”为何仍觉遥远?

5.“不及汪伦送我情”将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

6.“春色满园关不住”“关不住”体现了春色怎样的特点?

7.“白毛浮绿水”描绘了一幅怎样色彩鲜明的画面?

8.“莫愁前路无知己”是对友人怎样的安慰?

9.“春眠不觉晓”中“不觉晓”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春睡感受?

10.“歌声振林樾”“振”字如何体现歌声的特点?

11.“游子身上衣”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12.“李白乘舟将欲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什么背景?

13.“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怎样的时间交错手法?有何作用?

14.“自在娇莺恰恰啼”“恰恰”一词有何妙处?

15.“王师北定中原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期望?

16.“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是什么习俗?蕴含了人们怎样的愿望?

17.“无限风光尽被占”中“占”字体现了蜜蜂的什么特点?

文档评论(0)

培训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8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