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
《鱼我所欲也》/《孟子》
文学常识
作者及作品: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文章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创作背景: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各诸侯国纷争不断,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兴起。孟子宣扬“仁政”,反对战争,主张“民贵君轻”,本文体现了他对道德准则和人生选择的思考,强调在面对生命与道义的抉择时应坚守道义。
重点字词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中,“辟”同“避”,意为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同“辨”,意为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中,“得”同“德”,意为感恩、感激;“与”同“欤”,为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中,“乡”同“向”,意为先前、从前。
古今异义
“一箪食,一豆羹”中,“豆”古义为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今义为豆类植物及其种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钟”古义为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为计时的器具或集中、专一。
一词多义
“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接受;做、干)
“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与”:“呼尔而与之”(给予);“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词类活用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生”,动词用作名词,意为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万钟于我何加焉”中,“加”,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增加,这里指带来好处。
内容梳理
文章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强调当生命与道义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正面论述“义”比生命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反面指出“见利忘义”是丧失“本心”的表现;最后以“万钟”为例,批判了那些为了物质利益而抛弃礼义的人,再次强调应坚守本心,做到“舍生取义”。
主旨情感
本文通过层层论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批判了见利忘义的行为,告诫人们要坚守本心,保持善良的本性,在面临抉择时,应以义为重,不被物质利益所诱惑。
写作特色
善用比喻:以“鱼”和“熊掌”设喻,生动形象地引出“生”与“义”的关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易于读者接受。
正反对比论证:正面论述“义”的重要性,反面批判“见利忘义”,通过对比,突出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层层推进:文章从设喻提出论点,到正反论证,再到具体事例分析,层层深入,逻辑严密,使文章论述严谨,结构完整。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文学常识
作者及作品:《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编订整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展现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斗争,文章语言流畅,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战国末期,秦国逐渐强大,先后灭掉韩、赵等国,并企图以“易地”之名行兼并之实。安陵国作为魏国的附庸小国,面对秦国的威胁,派唐雎出使秦国,本文讲述的就是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不辱使命的故事。
重点字词
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中,“错”同“措”,意为安放、安置。
“轻寡人与”中,“与”同“欤”,为语气词。
“仓鹰击于殿上”中,“仓”同“苍”,意为青色。
古今异义
“虽然,受地于先王”中,“虽然”古义为虽然如此;今义为连词,用在句首,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
“非若是也”中,“是”古义为这样;今义为判断动词。
“长跪而谢之曰”中,“谢”古义为道歉;今义为感谢。
一词多义
“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出使);“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出使)
“徒”:“免冠徒跣”(裸露);“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夫”:“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发语词,无实义);“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
词类活用
“请广于君”中,“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扩充。
“轻寡人与”中,“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轻视。
“天下缟素”中,“缟素”,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穿白色丧服。
内容梳理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秦王以易地为名企图吞并安陵国,安陵君识破其阴谋,派唐雎出使秦国;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写唐雎与秦王在秦国朝堂上的激烈交锋,面对秦王的威胁,唐雎毫不畏惧,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并表示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行刺,迫使秦王屈服;第三部分写秦王态度转变,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docx
-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docx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每课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附目录).docx
- 2024-2025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每课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docx
-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参考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卷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docx
- 2025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