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907-2007 肉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ocxVIP

DB13T 907-2007 肉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B43

DB13

北省地方标准

DB13/T907—2007

肉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07-11-28发布2007-12-13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907—2007

前言

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保定市畜牧水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艳琴、赵东岗、锡建中、魏占永、张海军、朱玉涛、王坤、李少华、李长梅。

1

DB13/T907—2007

肉种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种鸭场环境及设施、肉种鸭的引种、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免疫、消毒、兽药的使用、废弃物处理和生产记录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种鸭的饲养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8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兽药停药期规定》农业部第278号公告《种畜禽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53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种鸭

以产受精卵为主的各种鸭。

4环境与设施

4.1种鸭场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周围3km内应无工业“三废”污染和其他畜禽场、屠宰场等污染源,距离公路、村庄、学校1km以上。

4.2种鸭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采光、水源充足,排水、通风条件良好,易于隔离和组织防疫的地方。饲养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或建立绿化隔离带。

4.3根据主导风向和污水排向,严格将办公生活区、饲料供应区、孵化区、饲养区、隔离区、废弃物处理区相互分开。办公生活区、饲料供应区、孵化区、育雏区应依次分置于饲养区的上风向。隔离区、废弃物处理区应分置于饲养区的下风向。净道与污道、污水道与下水道分开。

4.4采取单元式建筑,每个单元由鸭舍、运动场、洗浴池(面积比为1:1:0.2~1:1:0.7)组成,运动场坡度15°。洗浴池为水泥池,便于清洗消毒,防止渗漏。

2

DB13/T907—2007

5引种

5.1引种前的准备

5.1.1清洗与消毒

引种前两周对鸭舍及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鸭舍(含垫料、围栏)按每立方米福尔马林30ml,高锰酸钾15g,密闭熏蒸48h后通风换气。也可用0.1%新洁尔灭或0.3%过氧乙酸喷洒消毒。食槽、饮水器用0.1%的高锰酸钾洗刷消毒。

5.1.2疫苗及饲料

准备好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等疫苗,并妥善保管。准备不少于1周的饲料。

5.1.3试运行

进雏前2d将鸭舍温度调至32℃~35℃。检查所有设备的运转情况,确认正常运转后进鸭。

5.2雏鸭来源

引种应符合《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规定。种鸭应来自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鸭场,雏鸭必须健康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

5.3运输

引种运输前按GB16549和GB16567的规定进行检疫,取得《种畜禽生产合格证》、《畜禽运输检疫证明》和《畜禽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6饲养管理

6.1原则

6.1.1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饲养员不应互相串舍。

6.1.2肉鸭饲养宜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6.1.3强、弱鸭要分开饲养。不得同鸡、鹅等其它禽类混养。有日常管理程序,不得随意改变。

6.1.4避免剧烈驱赶、强光、噪音等刺激。

6.1.5经常观察鸭群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2饲养条件

6.2.1饮水

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规定,饮水设备每天清洗消毒。

6.2.2饲料和饲料添加剂6.2.2.1饲料

饲料新鲜,颗粒饲料流动性好,并具有应有的色、味、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

6.2.2.2饲养标准

参考使用该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种鸭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标准。

6.2.2.3添加剂品种

饲料中使用的添加剂产品

文档评论(0)

与您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