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高二语文学科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围绕太阳、地球、月球等星象运动位置、轨迹的相
对变化,古人通过对阴阳两气变化的细致观察与深入研究,总结出中华历法,并形成了中国人特有
的时间哲学和生命哲学。中国文化的宇宙观讲究阴阳两气,讲究它们的变化、它们的平衡、它们的
和谐。“气”与“阴阳”,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贯穿二十四节气的主线,
正是阴阳两气的变化。
要充分了解中国文化“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特点,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最好的入口。而要真正
把握二十四节气所饱含的中国智慧,非得进入七十二候的肌理不可。五天一候,一候一变,三候为
一节气,六节气为一季,四季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其中,有亘古不变的宇宙天象,有应时
而变的物候现象,有自然万物的交叠更替,宏大与精微极其奇妙地交融在一起,展现出天地之气和
生命万物的规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对一个又一个的5天不以为意,其实在这5天时间里,
天地之气变化巨大。所以在体验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时候,就要走在泥土地里“接地气”,感受阴
阳两气的变化。
大寒节气走在北京郊区大地,突然一下觉得脚底的土开始有点变软,这是在阴气最盛之时,地
底下的阳气开始冒出来,和空中的阴气进行平衡。随着立春的到来,太阳黄经至315度,会感受到
阳气渐渐过了脚踝,草慢慢复苏。随着阳气过了小腿,春分节气草就绿了;阳气到了腰间,冬衣也
就脱掉了,这是春天的景象。当到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北京的牡丹仙子又回人间怒放。周
而复始,年复一年。循着阴阳两气变化而形成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与中国古代天文学、气象学、
地理学、生物学、中医学、哲学、民俗、宗教、道德伦理的关系密不可分,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传统农耕时代发挥了指引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仍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我们日用而不觉的许多价值观念都蕴含其中。当我们深入每一个节气、
每一个候的更替之中,细致触摸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永恒魅力,以新的文化使命来思考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的新价值时,就会领悟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所蕴含的宇宙观、世界观、生命观。这对于
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启示,应当成为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
我们从每一个节气和物候现象都可以得出关于“天、地、人”的感悟。比如芒种节气,太阳到
达黄经75度。芒种节气的15天里,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三个物
候,一个是螳螂,另两个是小鸟,都是小动物,其在此时所呈现的生命状态均和阴气的初生有关。
芒种节气为仲夏,阳气渐至极,阴气也悄悄地滋生,螳螂是喜阴之物,所以上年深秋产的卵破壳生
出小螳螂,此为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鵙即是伯劳鸟,也喜阴,开始出现在枝头,感阴而鸣。
到了三候反舌无声,反舌鸟专门学别的鸟儿鸣叫,叫得特别好听,这时却沉默了,因为它喜阳,觉
到阴气的出现就不叫了。从这三个物候现象里,我们可以观察到阴阳两气变化里边所产生的生命感,
追求阴阳两气的平衡,追求万物的平等,强者向弱者倾斜,不管是在谷雨盛放的牡丹,还是在大雪
节气顽强挺出小芽的荔草,都是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而农人在芒种节气的状态则是“三忙”,忙
着收、忙着种、忙着管。北方收麦子,南方种水稻,田间还有一些农作物需要管理,“三夏三忙”是
一年里最忙的一个景象。“三忙”是遵循天道而为,农人不能不抓紧时间,并且是分秒必争,不然就
没有收成。
此时我们从中就会有所感悟。比如说一个人的人生,一寸光阴一寸金,耽误不得,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我们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下什么样的果子。种上以后,还要勤管理,除草,施
肥。人生亦如此,我们需要学习好的思想,就跟施肥一样;要把我们的缺点改掉,也跟除草一样,
第1页共7页
其实人生也是一门管理学。
那么种下什么样的文化基因,也会结什么样的文化果实。真正的优秀文化要提倡去掉“我”字,
去掉与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相冲突的偏狭与执念。以此观之,我们更加自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利他精神。中国本土的道家文化,提倡走进大自然,从天地造化中感悟“忘我”;中国佛学经典,讲
究“无我”的精神境界;儒家文化,更是明确告诉人们要克制贪念,一言一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一年级简短周记范文150字.docx
- 小学一年级寒假周记大全100字.docx
- 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期中考试题.docx
- 湖北省随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瓜娃娃打电话》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金色的秋天.docx
- Unit5单词短语句子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2019年高考数学(文)课时作业(十七) 第17讲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doc
-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练习题.docx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平衡移动的分析总结学案Word版.doc
- 上海版2014年英语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docx
- Lesson47GoodManners课件冀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pptx
- 小学一年级下册体育教案及游戏.docx
-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静夜思》知识点及练习题.docx(1).docx
- 一年级小学生日记(范文11篇).docx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检测试卷.docx
- 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docx
-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