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
伴着沁人心脾的墨奇,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出无尽的韵味。汉字如诗,方正内liǎn中寓无限具情;汉字如乐,横平竖直间奏华头乐章;汉字如图,间架结构里绘斑lán画卷。笔墨纸砚中,华夏文明①,千载文脉②。汉字虽然历经千年,但却见证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深与厚重。
1.阅读上面语段,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内(liǎn)_________斑(lán)_______
2.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沁qìng人心脾承载zǎi千载zài
B.沁qìn人心脾承载zài千载zǎi
C.沁qìn人心脾承载zǎi千载zài
D.沁qìng人心脾承载zài千载zǎi
3.上面语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A.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B.源远流长络绎不绝
C.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D.川流不息绵延不绝
4.上面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去掉“虽然”“但却”。
B.将“但却”去掉,改为“但是”。
C.将“但却”改为“但我们却”。
D.将“见证”与“展现”互换位置。
二、综合性学习
(★★)5.根据助读提示,完成汉字探义。
(1)“国”字探义:_________
(2)仿照前两句,将下列语段补充完整。
汉字有情:当我们写下“山”,我们写下的是巍峨与坚实;当我们写下“海”,我们写下的是澎湃与浩瀚:当我们写下“母亲”,①_______;当我们写下“国家”,②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6.请根据你的积累,将下面卡片补充完整。
主题
名句
批注
批注方法
自然美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②____,佳木秀而繁阴。
抓住“争”“秀”等自然景物的特征,表现了鸟儿的欢快,绿树的繁茂,抒发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赏析式批注
报国志
③___,西北望,射天狼。报君黄金台上意,④____。
运用典故,含蓄地抒发报效国家的一腔豪情。
感受式批注
离别意
海内存知己,⑤____。⑥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海之内皆有知己,夜雨之后终会相见——真情千山万水也难以阻熙。
感受式批注
⑦___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⑧______
赏析式批注
四、选择题
(★★)7.《经典常谈》中说,杜甫身经离乱,亲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下面列举了杜甫的四首诗,不能印证上述说法的一项是()
A.《月夜忆含弟》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望岳》
D.《春望》
(★★)8.对下列名著的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B.20世纪30年代的艾青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这些诗歌诗行长短一致,诗节整齐划一,饱含睿智的哲思。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D.《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五、名著阅读
(★★★)9.《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对真善美的歌颂,也有对假恶丑的批判。请从这三部小说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情节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简妥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①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进。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②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笑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进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诫如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