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VIP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岛,文化名人荟萃,以康有为、老舍、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郁达夫、萧红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名人纷至沓来。【A】他们留下的文化传承像一道割不断的血脉,使城市的记忆有了纵深开阔的驰骋空间。他们的故居连缀起来的,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留给青岛的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B】目前青岛已经认定并挂牌的名人故居约60处,其中有超过20处集中于小鱼山周边街区,如此密集的分布在全国也不计其数,让青岛独具特色。这些故居,建筑风格迥异,它们的主人则来自文学、海洋、教育等不同领域,(zhāng)显这座城市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共同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内蕴与精(cuì),成为青岛兼容开放的城市文化品格的一部分。

【C】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名人故居的修(qì)与开放步伐。【D】尽管名人故居开放是一栋栋老建筑的“活化利用”,但同时也是周边文化街区活力带动的良策。当下,名人故居在城市更新的时代路径中,已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让城市名片“亮”起来的文化(mèi)力符号。

1.下列对文段中加点字标注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驰骋(pìn)

B.连缀(zhuì)

C.迥(jiǒng)异

D.载(zài)体

2.文段中拼音处依次填入的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彰

B.粹

C.茸

D.魅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荟萃

B.纷至沓来

C.不计其数

D.辉煌

4.文段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二、语言表达

(★★★)5.本次“走近名人故居”研学实践活动研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请你制定一个简要的小组活动方案,需含研学目标、研学内容(两项)、成果形式。

三、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提示,将诗文补充完整。

阅读诗文,可以让我们思接千载,神游万仞。随杜甫漫游齐鲁,欣赏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与崔颢并肩站在黄鹤楼上,观赏“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黄鹤楼》)的明朗日景;陪苏轼到黄州感受“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的如水月色;与李清照畅游梦境,体会“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渔家傲》)的辽阔壮美。

四、选择题

(★★★)7.下面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陆游),既反映了农民们对丰收的期待,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情感。

B.“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令人伤心的是秦汉宫殿遗址,当年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边塞秋景与其它地域完全不同,衡阳的雁群向南飞去毫无留恋之意。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州①杂诗(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②斩未还。

烟尘一怅望,衰飒正摧颜。

【注】①秦州,今甘肃天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安史之乱爆发第四年),杜甫辞职,开始远游,首到秦州,作诗二十首,歌咏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与个人身世遭遇之悲。②楼兰:汉时西域国名,与汉为敌,傅介子用计斩楼兰国王而归。此处以楼兰代指吐蕃。当时,吐蕃趁安史之乱,夺取了陇右等地。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概要地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隐约透露出一种严峻紧张的气氛。

B.颔联意思是,地面无风,天云却飘出塞外,尚未入夜,月亮即已照临关隘。

C.颈联运用典故,以说明吐蕃侵扰威胁未解除,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忧虑。

D.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边塞艰苦生活的厌倦,对自己容颜衰老的无限惋惜之情。

(★★)9.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风气。

B.《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和李逵有疾恶如仇的共性,也有其个性,鲁智深头脑简单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