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3454—2023_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VIP

DB23_T3454—2023_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40

CCSB64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454—2023

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345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省三北林业建设服务站、东北林业大

学、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鹤岗市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力刚、杨柏松、王志军、叶梦园、陈洁、谢兴、刘滨辉、崔琳、尹铭昕、李

思雯、张宇峰、王宝志、张玉柱、鄢常顺。

I

DB23/T3454—2023

农田防护林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田防护林营建的建设分区、规划设计、林带设计、树种选择、营造、抚育管理、更

新改造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农田防护林营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76

GB/T50817

LY/T1646

造林技术规程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NY/T1276

DB23/T869

DB23/T1444

DB23/T1465

DB23/T1510

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

3

4

根据全省自然地理方位及其主要气候与地形地貌特征,将全省农田防护林划分为四个区:西部科尔

沁沙地区、中部松嫩平原及东南部丘陵区、东部三江平原区、北部高寒漫岗区。分区及其自然概况与主

5

6

1

DB23/T3454—2023

6.1

林带走向

有明显主害风或盛行风的地区,主林带应与主害风向垂直,其他地区应综合考虑耕作习惯、田块走

向,与沟、河、路、渠等田间工程相结合,风偏角以≤30°为宜。丘陵、岗地农田防护林宜沿等高线方

向营建。副林带宜与主林带垂直。

6.2

林带间距

根据林带对区域风害的有效防护距离及便于农田机械作业而定。相邻主林带间距为400m~800m,

相邻副林带间距600m~1200m。各分区主副带间距见附录B。

6.3

林带宽度

以最小占用耕地和满足最适宜林带结构的行数为宜。主林带3行~5行,副林带2行~3行。具体

宽度按DB23/T1465的规定执行。

6.4

林带结构

以疏透结构为主。其中,西部科尔沁沙地风沙严重区宜采用紧密结构,东部三江平原水田区以通风

结构为主,北部高寒漫岗区主带以疏透结构为主,副带以通风结构为主。

各分区农田防护林带典型设计见附录B。

7

树种选择

适地适树适种源,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生长迅速兼顾生态经济功能及景观效果的树种。各分区主

8

8.1

整地

裸根苗应选择GB6000规定的Ⅰ、Ⅱ级苗木,优先使用优良种源、良种基地的种子培育的苗木以及

按GB/T15776的规定执行。其中,3行以上的林带在林带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宜采用窄带宽行不均匀

2

DB23/T3454—2023

9

抚育管理

9.1

未成林抚育

按照GB/T15776的规定执行。

9.2

有害生物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

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NY/T1276的规定。病虫鼠害成灾率应<1‰。

9.3

幼林管护

按GB/T15776的规定执行。同时宜在林带农田一侧采用切根贴膜优化技术,其方法按DB23/T1510

的规定执行。

10

更新改造

10.1

改造对象

10.1.1

生理衰退林带

因过熟而出现枯梢、病腐等生理衰老特征明显,枯梢≥2/3的林木株数≥20%,林木生长衰竭的林带。

10.1.2

机械损伤林带

因机械等外力灾害产生树干腰折、劈裂,或出现倒伏、断(枯)梢≥2/3等现象,且受害林木占比

≥40%,林相残败的林带。

出现多株、带(条)状林木死亡,导致疏透度增至0.6(含)以上,或者连续断带长度达到20米以

上,且缺带总长度占整条林带长度比例达20%(含)以上,林相残破、防护功能差的林带。

3

DB23/T3454—2023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建设分区、规划设计、林带设计、树种选择、营造、抚育管理、更新

改造等。

4

DB23/T3454—2023

附录A

(资料性)

农田防护林建设分区范围及自然概况与主要灾害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学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