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8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教案(2课时)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题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时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后一课,也是文化教育的落脚点—“人”,相对前两课更为生活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框“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主要探讨了传统美德对社会建设的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框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举例说明对教材提供的美德内容的理解认知,观察生活、关照自己。
学情分析
德育不具体、不可测量、有的脱离实际而且没有时限性。德育教育的难点就在于德的隐蔽性和变化性,其外在表现为在不同人面前的不同行为和独自一人时的行为。这些行为又被有不同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和价值观的人去解读,而解读出的结果也就大相径庭,最终使其成为每个人头脑中既清晰又模糊的东西。从而导致传统美德教育枯燥乏味、空洞无物。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在明确的“美德点”上多让学生分享故事,交流这些美德对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处世的根本准则,养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健全人格: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责任意识:体会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明伦”“尽责”,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明伦”“尽责”,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
教学难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处世的根本准则,养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合理
引入
【生活观察】教材第65页。
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2.这些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
答案示例:1.
张良拜师
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张良虽奇怪老人的举动,但出于尊敬老人,还是照做了。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书,正是军事典籍《太公兵法》。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敬老的典故。
立木为信
战国时期,商鞅为了变法顺利,想提前树立威信,于是派人在城南门外立了一根木头,并发布告示称,谁将木头扛起搬到北门就可得到赏金。起初,没有人来尝试。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商鞅将赏金提高后,终于有人照做了,而商鞅也如约打赏,兑现承诺。
苏武牧羊
西汉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想招降苏武,多次威胁利诱,还将他流放至遥远偏僻的北海牧羊。苏武拄着代表汉朝的符节,一刻不离身,岁月流逝,节竿上缀的三层牦牛尾都落尽了。虽然历尽艰辛,他也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国家。
2.这些故事蕴含着知错就改、宽以待人、坚持不懈、勇于担当、尊敬师长、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忠诚爱国、坚贞不屈等传统美德。
【归纳总结】知识点1: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重点)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运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通过生活观察的感悟,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经验中观察、感悟、反思、总结。
通过分享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探究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核心
任务
任务一:1.教材第66页,探究与分享。
问题:谈谈你对“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理解。
答案示例:①这句话的大意是,梨看似无主,可以随意摘取,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通过这个反问表达了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原则,即尽管外在环境可能混乱无序,但个人的内心应当保持正直和自律,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
②这体现了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启示我们为人处世要讲规矩,做事情要符合道义,要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
2.教材第67页,相关链接——解读。
本栏目向我们介绍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内涵,深化我们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的理解。
【教材深挖】
1.我国古时就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其内涵由家及国,要求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把家国情怀与经邦济世有机结合在一起。
2.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中考历史三轮冲刺:高频考点综合题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1课全册教案.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教案(3课时).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走近民法典》教案(3课时).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为我们护航》教案(2课时).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教案(2课时).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教案(2课时).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人生当自强》教案(共2课时).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自信给人力量》教案(共2课时).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人贵自尊》教案(2课时).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人生当自强》教案(2课时).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自信给人力量》教案(2课时).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散文专题突破12类新颖试题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