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时76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1.污染物跨境转移
概念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将本国产生的污染治理成本转嫁给他国,从而少承担或不承担环境损害和环境治理责任的社会行为
主要形式
①污染物通过河流、海洋或大气等自然环境中的介质进行转移;②污染物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转移
根本原因
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领域的制度建设、市场监管、治理成本和公众参与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方向
主要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
影响
①对输出国:减少资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废弃物处置成本,缓解国内的公众舆论压力;②对接受国:使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受损
2.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1)国际应对措施
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减到最低限度,并采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地储存和处理。
②如果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物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③发达国家依托在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2)我国应对措施
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的发展权和环保权。
②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
③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
④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
⑤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
⑥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
思考为什么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
答案洋垃圾入境会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明显;损害经济结构,低端产品源源不断供应,无法倒逼“散乱污”企业转型升级。
1.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方式及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主导因素
转移方式
转移方向
转移原因
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自然因素
污染物跨国传输
通过河流、海洋或大气等介质由污染源所在地向邻近国家或地区转移
①污染源:没有进行污染物处理或没控制好;②动力机制:大气环流(风)、水循环(河流、地下水)、洋流等
①污染物转移给输入国的环境安全带来损害;②接受国为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会要求输出国承担环境责任,而接受国可能受到输出国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的制裁或威胁;③如果环境危机未能化解,可能发生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进而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人为因素
废物跨国转移
通过人工运输从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
①环保意识的差异;②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环境标准的差异;③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经济利益的驱动;④立法的缺陷;⑤部分国家缺乏应有的责任担当
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2.从不同环节应对跨国污染问题
形式
环节
自然过程产生
人为跨国转移
源头防范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严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产品和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入境,严格打击走私和私自夹带高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行为
事中风险控制
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消除危害
加强无害化处理,积极发展国内替代品以逐步减少进口
事后治理
做好生态恢复、赔偿损失等善后处理工作
强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
(2023·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下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4分)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6分)
(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4分)
(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8分)
(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6分)
[关键信息点拨]
内陆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分为内源类有机物和外源类有机物。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等,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课时61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课时6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真题专练 .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63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64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65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66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课时56 区域及其类型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课时57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课时58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三章 课时77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三章 真题专练 .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章 课时67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章 课时68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讲 课时5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讲 课时6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演化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1讲 真题专练 .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2讲 课时7 地球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2讲 课时8 昼夜交替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2讲 课时9 产生时差 讲义.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