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问题式预习;(1)昼弧长于夜弧,则____________,如图1中的北半球。
(2)夜弧长于昼弧,则____________,如图3中的北半球。
(3)昼弧等于夜弧,则____________,如赤道上的全年和图2中的全球。;2.变化规律
(1)分析北半球夏半年昼夜长短分布特点。
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相反。
(2)分析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分布特点。
提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3)分析北半球冬半年昼夜长短分布特点。
提示:北半球冬半年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其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则相反。;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概念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______的太阳高度。;2.计算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注:“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3.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日期;(2)季节变化规律;三、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1.四季更替
(1)成因;(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2.五带划分
(1)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______。
(2)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和____________。;[微点拨]判断昼夜长短变化需注意的“三点”
(1)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均大于12小时;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北半球昼长均小于12小时。
(2)除春、秋分日外,同一日期,昼长或夜长越接近12小时的地点,越靠近赤道,纬度越低。
(3)同一地点,距春分日或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算一算]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各地的昼夜长短。
A昼长____________,夜长_________;
B昼长____________,夜长____________;
C昼长_________,夜长____________;
D昼长____________,夜长_________。;[微判断]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大于夜长。()
(2)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4)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5)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算一算]太阳直射10°N时,求图中A、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
A:_________;C:_____________。;[微点拨]正午太阳高度的四大变化规律
(1)远小近大: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同线相等: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3)对称规律: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4)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微思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是否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
提示:不是。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而不是在夏至日,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时,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微点拨]
(1)四季的月份均是公历月份,南北半球所用月份相同,但是季节相反。
(2)我国传统节气划分法:以“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季节的开始。;[填绘]
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补充相关内容。;任务型课堂;城市;(1)说明表中三个城市此段时期昼夜长短及变化。
提示:甲城市昼短夜长,且昼减夜增;乙和丙城市昼长夜短,且昼增夜减。
(2)假如表中为11月连续的三日,说出三个城市所在南北半球及纬度差异。
提示:甲在北半球;乙和丙在南半球。纬度由高到低为丙、甲、乙。
(3)假如不受天气状况影响,指出一年中甲城市路灯开关时间与11月23日相同的一天。
提示:约为1月20日。;[评价活动]
下图为一中学生根据地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绘制的甲、乙、丙三个地点一年的昼夜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甲、乙、丙三地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乙、甲、丙 B.乙、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2.甲地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大约出现在()
A.冬至日的第二天
B.冬至日的前一天
C.夏至日的第二天
D.夏至日的前一天;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夜,冬至日刚好出现极昼,处于南极圈。乙地春分到秋分昼长大于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0 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ppt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5 第二章 单元活动构建 .ppt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7 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铁盐和亚铁盐.ppt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0 第三章 单元活动构建 .ppt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02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ppt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4 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ppt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9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09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ppt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6 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 铁的氢氧化物.ppt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4 第四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