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06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06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2/NUMPAGES13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近代以来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和影响,晚清及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变革,新中国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发展要求完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的转变是服务于统治阶级需要的表现,也是政治文明的主要体现。在官员管理上,不断完善官员考核办法,加强对官员的监察,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但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的效能有限。

·西方的文官制度——在中古时期和17-18世纪,欧洲国家的选官和用官制度存在较大弊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公平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亟须建立,英美等国先后建立文官制度。公平竞争、公平考试、职务常任、政治中立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点。西方文官制度确保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西方政治的稳定器。

·中国近代以来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改科举教育为学堂教育,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并尝试建立公务员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21世纪初,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任务目标

按图索骥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制度(连线)

2.官员的考核

(1)秦汉时期: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其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3.监察制度

(1)中央: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设置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监察地方。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

(1)背景

①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②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2)措施

①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

②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3)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2.隋唐至两宋时期是如何对官员进行考核的?

答案: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3.官员监察制度

(1)隋唐时期

①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②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

(1)元朝

①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②1314年,恢复了科举制,但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2)明清:八股取士

①层级:乡试、会试与殿试。

②生源: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③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2.官员的考核

(1)明朝

①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②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的监察(填序号)

(1)元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是①,地方监察机构是④。

(2)明朝的中央监察机构有③,地方监察机构②。

(3)清朝的中央监察⑥,地方监察⑤。

①御史台②提刑按察司、十三道巡按御史、督抚③都察院和六科④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⑤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⑥六科并入都察院,监察百官,【认知升华】世官制和世卿世禄制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制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担任某一固定官职。世卿世禄制是爵位和禄田的世袭制度,父死子继,世代相袭。

【图解历史】汉代的察举制

【教材开发】阅读P30“史料阅读”,谈谈你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理解。

提示:士族独占上品,士庶严格区分,且官员选拔权由权贵垄断;只重门第,不重才能。

【图解历史】秦汉的上计制

【图解历史】科举制流程

【图解历史】宋代监察体系

【图解历史】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认知升华】“考满”和“考察”的区别

(1)考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考察任期已满的官员,通过考察结果来决定他们的去留。而考察并没有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