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NUMPAGES13
第五单元质量评估
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选择题
1.下表为古代地理著作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运河开凿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运河的开凿服务于()
著作
记载
《水经注》
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
《图经》
昔吴王阖闾伐楚,以伍相举兵,因开此渎,以通漕运
A.农业生产 B.商业交往
C.国家战略 D.社会变革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吴国为伐齐开凿邗沟,为伐楚开通漕运等,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运河的开凿服务于国家战略,C项正确。
2.为了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罗马中央政府派遣专家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继罗马城后,行省的主要城市陆续修建了水道。这()
A.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
B.密切了各地间的水路联系
C.强化了封建政府的中央集权
D.成为后来城市建设的标准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修建全国水道网,便利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水路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罗马帝国是奴隶制国家,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对后来城市的影响,排除D项。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指大运河()
A.加强了南北交通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故A正确。
4.运河的开凿利用有时会影响某个国家的历史走向,或在某个地区或世界战略格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对运河产生的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A.京杭大运河——沟通中国境内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B.米迪运河——成功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两大海域
C.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距
D.苏伊士运河——成为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C解析: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故选C项;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沟通中国境内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是灵渠,排除A项;米迪运河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两大海域,没有连接红海,排除B项;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没有连接大西洋,排除D项。
5.有历史学家在考察19世纪欧洲运输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时指出:“这种运输设施的开展,使先前未曾开发地区卷入世界经济活动内,更因其克服运输量、畜力、季节及移动速度等限制……工业革命成果得以扩大。”该史学家所说的“运输革命”最有可能是()
A.铁路的兴起 B.汽车的量产
C.轮船的通航 D.运河的开通
A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欧洲运输革命……使先前未曾开发地区卷入世界经济……克服运输量、畜力、季节及移动速度等限制“等信息可知,这一运输革命最有可能是铁路的兴起,A项正确;汽车的量产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轮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运河早已开通,排除D项。
6.中东铁路建成后,旅顺通往圣彼得堡的旅程只要十三四天;转至伦敦,也不过15天左右。比走海路节省一半时间,路费也只需原来的半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俄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较多
B.英俄间贸易往来比较频繁
C.近代交通便利商品出口
D.近代交通发展促进人员流动
C解析: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大大节省了旅程的时间及费用,便利了欧亚大陆的联系以及商品的出口,故C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不是对材料的完整解读,排除;D项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排除。
7.英国商人塞缪尔·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宣扬它已经取代了帆船时代的航线,成为“海洋铁路”。这一条“海洋铁路”形成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汽船的应用
C.蒸汽机车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应用
B解析: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工具取得巨大成就,其中汽船的发明及应用,“取代了帆船时代的航线,成为‘海洋铁路’”。故选B项。
8.1910年,我国沪宁铁路上有了专载女客的三等车,“车上标有女客座位字样,凡男客年逾十岁者,无论是否女客之亲属,均不得同坐”,而女客若不愿意乘坐“女车”,进入别车“仍听自便”。这反映出()
A.政府颁布法令保护女性权利
B.女性获得了平等的权利
C.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D.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解析:由材料“专载女客”,女客“进入别车‘仍听自便’”可知,晚清时期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政府法令,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女性乘车方面的某些权利,无法得出“女性获得了平等的权利”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女性受教育情况,排除C项。
9.晚清时期,多种邮递方式并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01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阶段质量评估(二) 第一章、第二章.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12 第二章 易错强化练(二)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11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8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7 第一章 章末质量评估(一) 地球的运动.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3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1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23 第六单元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3单元质量评估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2单元质量评估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单元质量评估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课后素养评价15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课后素养评价14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课后素养评价13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课后素养评价12 水陆交通的变迁.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课后素养评价11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课后素养评价10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 课后素养评价9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