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饲养管理》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的饲养管理欢迎来到奶牛饲养管理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您全面了解现代奶牛养殖的科学方法与实践技巧。我们将深入探讨从奶牛品种选择、生理特性、饲养环境到饲料配制、健康管理的全过程。随着中国奶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化、标准化的奶牛饲养管理对提高产奶量、保障奶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将关注环保与绿色养殖理念,实现奶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奶牛行业总览1.4亿头全球奶牛存栏量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亚洲地区1500万头中国奶牛存栏量规模化养殖比例持续提高3.7吨中国奶牛年均单产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8.5%年产值增长率奶业现代化进程加速中国奶业正经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升级。大型牧场逐渐取代小规模养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精准饲养、数字化管理已成为行业发展主流。

奶牛品种概况荷斯坦牛年产奶量9000-12000公斤乳脂率3.5-3.8%蛋白质含量3.1-3.3%全球最主要奶牛品种娟姗牛年产奶量5000-7000公斤乳脂率4.8-5.5%蛋白质含量3.7-3.9%产奶品质优良爱尔夏牛年产奶量7500-9000公斤乳脂率3.8-4.2%蛋白质含量3.3-3.5%适应性较强西门塔尔牛年产奶量6000-8000公斤乳脂率3.9-4.0%蛋白质含量3.4-3.6%肉乳兼用型不同品种奶牛在产奶量、乳脂率、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选择适合的品种必须考虑当地气候条件、饲料资源、养殖目标等多种因素。

中国常见奶牛品种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奶牛,原产于荷兰,是中国引进最多、分布最广的外来奶牛品种。体格高大,成年母牛体重600-700公斤,年均产奶量在规模化牧场可达8000-10000公斤。中国黑白花牛由荷斯坦牛与中国本地牛杂交培育而成,保持了较高产奶性能,同时提高了环境适应性和抗病能力。成年母牛体重550-650公斤,年均产奶量6000-8000公斤。新疆褐牛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是瑞士褐牛与本地牛杂交改良形成的地方品种。耐粗饲,适应性强,产奶性能中等,年均产奶量4000-5000公斤,乳脂率较高。三河牛河北省特色奶牛品种,由荷斯坦牛与本地黄牛杂交培育而成。体格匀称,适应性强,年产奶量5000-7000公斤,是中国培育较为成功的地方奶牛品种。中国奶牛品种结构以荷斯坦牛为主,同时结合本地条件培育了多种适应性更强的地方品种。这些地方品种虽然产奶量不及纯种荷斯坦牛,但在饲料利用率、抗病性、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奶牛的生理特性犊牛期0-6个月,出生重35-45公斤,日增重0.7-0.9公斤,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产奶性能。育成期6-24个月,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80%时可配种,通常在15-18个月龄,配种体重350-400公斤。妊娠期约280天,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各阶段营养需求不同,晚期需干奶准备分娩。泌乳期约305天,分为初、中、后三个阶段,产奶曲线呈先升后降趋势,高峰期在产后6-8周。奶牛一生可经历4-6个泌乳周期,平均寿命5-7年。高产奶牛一个泌乳期可产奶10000公斤以上,相当于其体重的15倍,这种高强度生理活动对营养和管理提出了极高要求。奶牛的瘤胃容积达180-200升,可储存大量粗饲料,是反刍动物的重要特征。反刍作用使奶牛能够有效利用纤维性饲料,这是奶牛饲养的基础生理特性。

奶牛行为习性社会行为奶牛是群居动物,有明确的社会等级制度。新引入的牛只需要2-3天适应群体关系。领头牛通常占据饲槽和水槽的优势位置。母牛之间会互相舔舐,这是建立社会联系的重要方式。同时,它们也会通过叫声、姿态和气味进行交流。采食与反刍奶牛每天采食时间约3-5小时,分为10-12次。反刍时间约7-10小时,通常在安静环境或夜间进行。采食行为具有同期性,即一头牛开始采食会刺激其他牛也开始采食。因此饲喂时间的安排十分重要。奶牛每天卧息时间应达到12-14小时,充足的休息对产奶至关重要。它们通常在清晨和傍晚有两个主要采食高峰期。

场区选址与建场原则地理环境要求选择地势平坦、略有坡度的干燥地带,避开低洼易涝区域。土壤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承重能力。场区面积要充分考虑牛舍、饲料储存、粪污处理等设施需求。水源条件必须有充足、清洁的水源,水质应符合畜牧饮用水标准。一头成年奶牛每天需水100-150升,挤奶和清洗设备还需额外用水。水源深度和水压应满足牧场日常需求。交通便利性场区应靠近公路,便于饲料运入和牛奶运出。同时考虑饲料种植基地的距离,减少运输成本。距离城镇不宜过远,以便获得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卫生隔离条件牧场应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和垃圾处理场,推荐最小距离为3公里。场区周围应有足够的绿化带,形成自然隔离带,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场区布局应遵循前生产、后生活、清污分流的原则,合理规划各功能区。生产区包括牛舍、挤奶厅、饲料库等;辅助区包括办公室、化验室

文档评论(0)

abcab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21321313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40004211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