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VIP

2025届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历史冲刺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在石家河文化晚期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玉器,如玉盘龙、玉飞鹰等,这些玉器中有一部分是半成品,也有一部分是加工时产生的边角废料;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瓮棺葬中发现有用铜矿石作为随葬品的案例。由此可知,此时期()

A.神权对人类社会影响较强 B.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盛行

C.生产专业化现象初步发展 D.原始农业生产力有所提高

2.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家”字尚有“宗庙”之义,但大部分文献将其释作“氏族(宗族)”;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家”字才引申出“个体家庭”之义。“家”字意义的演变()

A.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折射出贵族政治的衰落

C.说明血缘观念日益淡化 D.反映了人文意识的觉醒

3.读下表信息。据此可知()

出处

内容

《汉书·匈奴传》

昭帝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卫律为单于谋,打算筑城、建楼以储存谷物……与汉朝长期抵抗

《汉书·西域传》

昭帝时,匈奴派四千骑兵在车师种田。宣帝即位时,曾遣五将率兵出击车师,匈奴骑兵望风而逃

A.匈奴战争方式已汉化 B.汉朝对匈政策比较僵化

C农耕文明向边疆拓展 D.民族矛盾阻碍西域开发

4.宋元时期是泉州宗教寺宇建筑(如下图)最多的一个时期。材料表明,当时泉州()

A.儒学的影响力衰落 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建筑技艺臻于至善 D.多元文化共生并存

5.“仕于其地而有政迹惠泽及于民者谓之名宦;生于其地而有德业、学行传于世者谓之乡贤”,明朝积极推动各地学庙名宦祠、乡贤祠的建立,地方官也以改建或新建名宦祠、乡贤祠为己任,名宦、乡贤祀典日益普遍化并成为一代制度。此举旨在()

A.弘扬儒学,加强思想控制 B.表彰贤能,推进社会教化

C.推崇心学,维护专制统治 D.纪念名宦,彰显国家威仪

6.晚清时期,船山学说日益受到湖南学者的推崇。某湖南学者根据王船山“道不离器”的观念提出“器体道用”说:“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则道不亡”;“无其器则无其道也,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不力治今之器,徒言古之道,终有何益”。下列与此主张相似的是()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

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顺直省议会(1913—1927年)是民国初年直隶地方的立法、监督和民意代表机关。某事件期间,顺直省议会声称:“际兹民气激昂,不可阻止,深恐各界人民联合开会,良莠不齐,难免不发生意外行动,后患何堪设想,因受各界人民之要求,故亦加人。”该事件()

A.结束了袁世凯称帝的美梦 B.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C.维护了《临时约法》的尊严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8.下表所示为抗战时期对苏中抗日根据地部分乡村农户土地占有情况的调查。材料可用于说明()

类别

1940年前

1945年

户数/户

田亩/亩

约占总土地面积比重

户数/户

田亩/亩

约占总土地面积比重

雇农

24

6.1

0.22%

21

5.5

0.21%

贫农

181

288.6

10.42%

178

300.1

11.54%

中农

91

537.9

19.42%

112

617.1

23.73%

富农

16

260.8

9.41%

17

260.8

10.03%

地主

14

1668.5

60.24%

14

1407

54.11%

其他

6

8

0.29%

6

10

0.38%

A.减租减息运动成效显著 B.日军扫荡对根据地的危害

C.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衰败 D.社会动荡加速阶层分化

9.1949年全国女职工仅有约6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5%;1952年底,全民所有制单位共有女职工184.8万人,占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11.69%;195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女职工达到328.6万人,占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总数的13.4%。这主要得益于()

A.国民经济的基本恢复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公有制经济比例提高 D.新政权对女性权利的重视

10.2005—2015年我国各大区域板块人口比重变化如下图。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2010—2015年()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教辅一站式服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试卷教辅一站式服务,最新真题,最新教辅!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