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4/NUMPAGES14
第二单元质量评估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名目有很多,如贤良方正、孝悌力田、茂材异等、孝廉、直言极谏等。后来,“孝廉”逐渐成为使用较多的一种名目。材料中所述的选官制度为()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B解析:察举制的标准为孝廉,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孝廉无关,排除。
2.两汉的统治者十分重视监察机构的建设,早在汉武帝时期,中央就设置了御史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大监察系统。这三大系统互不统率,权力交叉,各自为政。这反映出汉代()
A.君主专制统治发生明显异化
B.侧重于中央政府的反腐建设
C.监察制度具有多元制的特征
D.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严重性
C解析:建设监察机构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方式之一,故A项错误;材料以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机构为例是为了说明汉代统治者重视监察机构的建设,并非侧重中央政府的反腐建设,故B项错误;根据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三大监察系统可知汉代监察制度具有多元制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信息,故D项错误。
3.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时期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原有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
C.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的代言人
D.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
D解析: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拥有选拔官吏的权力,完全垄断了中央权力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九品中正制被废除,故B项错误;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与材料“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相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正官在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权力较大,后来逐渐变得无足轻重,由此可知反映的是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故D项正确。
4.隋文帝在开皇三年(583年)废郡,以州直接领县,规定州县长官不得辟署属僚;开皇七年(587年),朝廷下制,令诸州每岁推荐贡士三人到中央,由中央派遣担任各州县属僚。以上措施()
A.标志着隋朝科举制的正式形成
B.表明推荐成为任官的主要方式
C.调动了知识分子参政的积极性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D解析:根据材料“规定州县长官不得辟署属僚”“由中央派遣担任各州县属僚”可知,隋朝时,朝廷对地方官员的任用有着严格的标准,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故选D项;隋朝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任用、管理,并不能体现推荐成为任官的主要方式,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并不是这些措施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排除C项。
5.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都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适应了古代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
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保障了监察权力机构的高效运作
D.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
A解析:根据材料“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都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谏官主要负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御史主要监察百官,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和监察制度的加强是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监察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但不能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排除B项;单一的监察制度体系并不能保障监察机构的高效运作,排除C项;材料与官员内部矛盾无关,排除D项。
6.宋太祖曾下诏:“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阻隔)孤寒之路,甚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者之弊矣。”此举预示着()
A.阶层流动趋势逐渐加强
B.重文轻武国策基本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略有松动
D.底层民众地位快速提高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改革科举,增加殿试,这有利于寒门学子参与政治,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故选A项;材料强调宋太祖改革科举制弊端,而不是重文轻武国策,排除B项;重农抑商指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快速提高”说法错误,排除D项。
7.在西方文官制度下,高级文官不仅是主管大臣的重要助手,而且还握有某些“控制部门大臣的权力”,他们可以通过沉默不语让大臣犯错误。所以高级文官敢于在政策上提出并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必担心被大臣解雇。这是因为()
A.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B.文官是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
C.法律赋予文官的制约权
D.文官违背了政治中立的原则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01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阶段质量评估(二) 第一章、第二章.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12 第二章 易错强化练(二)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11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8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7 第一章 章末质量评估(一) 地球的运动.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3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1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23 第六单元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08 第二单元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07 第二单元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06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04 第一单元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03 第一单元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02 第一单元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01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课后素养评价12.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课后素养评价10.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课后素养评价5.docx
最近下载
- 网络诈骗应急处置预案.doc VIP
- 15J401 钢梯国标 建筑图集 汇编 .docx VIP
- SEMI S2关于环境安全健康的半导体标准.pdf VIP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心灵、美丽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高考数学解答题:新定义问题(10大题型)解析版.pdf VIP
- 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成套电气公司月度绩效考核方案.doc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doc VIP
- 2025年6月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题(原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