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国语晋语栾武子立悼公》《韩非子难四第三十九》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既弑厉公,栾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如周迎悼公。庚午,大夫逆于清原。公言于诸大夫曰:“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抑人之有元君①,将禀命焉。若禀而弃之,是焚谷也;其禀而不材,是谷不成也。谷之不成,孤之咎也;成而焚之,二三子之虐也。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孤之不元,废也,其谁怨?元而以虐奉之,二三子之制也。若欲奉元以济大义,将在今日;若欲暴虐以离百姓,反易民常,亦在今日。图之进退,愿由今日。”大夫对曰:“君镇抚群臣而大庇荫之,无乃不堪君训而陷于大戮,以烦刑、史,辱君之允令,敢不承业。”乃盟而入。
(节选自《国语?晋语?栾武子立悼公》)
材料二:
卫孙文子聘于鲁,公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子其少安。”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子退而告人曰:“孙子必亡。亡臣而不后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或曰:天子失道,诸侯伐之,故有汤、武。诸侯失道,大夫伐之,故有齐、晋。臣而伐君者必亡,则是汤、武不王,晋、齐不立也。孙子君于卫,而后不臣于鲁,臣之君也。君有失也,故臣有得也。不命亡于有失之君,而命亡于有得之臣,不察。
或曰:臣主之施,分也。臣能夺君者,以得相也。故非其分而取者,众之所夺也;辞其分而取者,民之所予也。是以汤身易名,武身受詈,而海内服;赵咺②走山,田氏③外仆,而齐、晋从。则汤、武之所以王,齐晋之所以立,非必以其君也,彼得之而后以君处之也今未有其所以得而行其所以处是倒义而逆德也。倒义,则事之所以败也;逆德,则怨之所以聚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四第三十九》)
【注】①元君:古称贤明善良的君主。元,善。②赵咺(xuān):指赵宣子,春秋时晋国执政的卿。③田氏:指田成子,春秋末齐国执政的卿。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彼得之A而后以B君处之也C今未有D其所以得E而行F其所以处G是倒义H而逆德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无乃,表示推测,与《促织》中“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中“得无”用法不同。
B.敢,表冒昧的谦辞,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中“敢”的用法不同。
C.安,指“缓慢、徐缓”,与常用成语“安步当车”中“安”在词义上相同。
D.“臣而伐君者必亡”,与《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两句皆为定语后置句。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晋悼公在栾武子等人拥戴之下从周的都城回到晋国,然后向众大夫表示将会认真对待发出的每一道政令,表达了做贤明国君的政治愿望。
B.大夫们最终和晋悼公盟誓,作出了拥立其为国君的承诺,不管他们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均衬托出晋悼公令人惊叹的不凡政治智慧和才能。
C.卫国如果灭亡,并非因为取得权势的孙文子,而是因为国君失去了原则,但韩非对此并不苟同,认为这样归因国家灭亡的做法不够明智。
D.晋悼公讲话时运用比喻、假设等论述方法,环环相扣、步步递进,令人难以抗拒,而韩非以史实来推证事理,切中要害,警策世人。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
②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
(5)材料一中晋悼公的讲话主要针对当时国内可能存在的哪些问题?请联系材料二加以概括。
【答案】(1)CEG
(2)A
(3)C
(4)①我想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君位,发号施令不敢不成熟,你们发布命令百姓不听从,所以要求助于明君来谋议解决的办法。
②诸侯朝见天子时,我们君主不曾列在卫君后面。现在您不比我们君主后一个台阶,我们君主不知道有什么过错。
(5)①君主失道。②臣子僭越。③民心不安。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1)“而后”表示承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