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NUMPAGES1
课后素养评价(三)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1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针对中华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有学者提出“多数本应参与其中的人”却“形成国会‘万万不能存立’之共识”。据此可知,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
A.社会基础薄弱 B.违背社会潮流
C.导致军阀割据 D.缺乏理论依据
A解析:材料“万万不能存立”说明反对国会的建立,由此可知,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社会基础薄弱,故选A项;设立国会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排除B项;军阀割据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导致的,并不是国会政治造成的,排除C项;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借鉴西方的民主思想理论,并不缺乏理论依据,排除D项。
2.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颁布《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执行之”。这表明“训政”的实质是()
A.国民党一党专政
B.国家民主政治的强化
C.国民党统治的开始
D.国家职能的扩大
A解析:国民党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其所谓“训政”,实质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故选A项。
知识点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3.1939年1月17日—2月4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第一届参议会。到会145人,其中有共产党员,也有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工农、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有商人、开明绅士的代表。材料表明(C)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民主联合政府初步建立
C.“三三制”原则得到践行
D.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扩大
4.1946年的政协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规定省为地方自治最高单位,省长民选,各省制定省宪等。政协会议作出的这些规定()
A.加快了国民政府改组的进程
B.延缓了国共两党全面战争的爆发
C.成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基础
D.有利于解放区政权的存在和发展
D解析:国民政府并没有执行1946年政协会议作出的这些规定,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借政协会议准备战争,这些规定并不能延缓国共两党全面战争的爆发,故B项错误;政协会议的召开在重庆谈判之后,这些规定不是重庆谈判的政治基础,故C项错误;中央与地方分权、自治、民选、省宪等内容有利于解放区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故D项正确。
知识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5.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这一规定()
A.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完成
B.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
D.体现了政治协商的特点
D解析:材料内容出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与各民主阶级组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体现了新中国政治生活中共产党和民主力量政治协商的特点,故选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完成,排除A项;1954年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排除B项;基层民主的创新指1989年居委会和1998年村委会的成立,排除C项。
6.1953年《人民日报》曾报道:当选的少数民族代表李大娘笑了,“旧社会妇女没有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民主法制建设已经完善
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贯彻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真正落实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
B解析:根据材料“当选的少数民族代表李大娘笑了”“旧社会妇女没有选举权”“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可知,当时妇女有了选举权,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原则落到了实处,B项正确;“民主法制建设已经完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少数民族代表”不等同于民族区域自治,概念混淆,排除C项;1954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D项。
7.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在北京成立。在这届国会短暂存在的半年多时间里,不少议员积极问政,对宋教仁案、大借款案、俄蒙协约案、预算案等争执激烈,弹劾案、质询案也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政治秩序日益混乱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宪政观念得到加强
D.北洋军阀势力逐渐坐大
C解析:根据材料“不少议员积极问政,对宋教仁案、大借款案、俄蒙协约案、预算案等争执激烈,弹劾案、质询案也层出不穷”可知,当时议员的宪政意识明显增强,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热心关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故选C项;民国初年在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的抗争下,国家的政治秩序相对稳定,排除A项;民主共和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议员们积极问政,反对投降卖国行为和破坏共和的独裁行径,有利于限制北洋军阀势力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01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阶段质量评估(二) 第一章、第二章.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12 第二章 易错强化练(二)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11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8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7 第一章 章末质量评估(一) 地球的运动.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3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1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23 第六单元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课后素养评价2.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01 易错强化练(一)详解答案.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3 课后素养评价(二十三)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2 课后素养评价(二十二)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1 课后素养评价(二十一)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0 课后素养评价(二十)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9 课后素养评价(十九)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6 课后素养评价(十六)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7 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铁盐和亚铁盐.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5 课后素养评价(十五)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