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第16课时《愚公移山》.docxVIP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第16课时《愚公移山》.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时:《愚公移山》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巩固文言实词(如“惩”“迂”“厝”)、虚词(“之”“其”)及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

-梳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寓言主旨。

2.?能力目标:

-提升文言文翻译、分析寓言寓意和对比人物形象的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多角度解读“愚公精神”的现代意义。

3.?情感目标:

-感悟“坚持不懈、人定胜天”的精神力量,思考目标与行动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知识归纳、寓言寓意解读。

-难点:辩证分析“愚公”与“智叟”的价值观,联系现实理解精神内核。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演绎法2.?辩论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知识梳理与巩固

1、文学常识:《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作者,郑国人,战国前期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体裁是寓言,本成语故事说了

2.?文言知识闯关

-字词擂台:抢答实词含义(如“毕力平险”“始一反焉”),虚词辨析(“且焉置土石”中的“焉”)。

-特殊句式(如“甚矣,汝之不惠”的正确语序)。

(三)深度探究

1.?人物形象对比

-角色扮演:分组演绎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分析语言背后的价值观。

-辩论:“愚公是否真‘愚’?智叟是否真‘智’?”

(引导从长远目标vs现实困难、个人力量vs团队协作等角度讨论)

2.?课文理解

(1).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愚公移山之难?

.怎样理解这则寓言的神话结尾?

.怎样理解愚公精神?今天,我们如何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

(4).文中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

(1)帝感其诚()(2)越明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3.翻译句子: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愚公移山不仅是“坚持”,更是对“信念与行动”的诠释。

(六)布置作业:

1.?查阅《列子》其他寓言,对比其思想内核。

2.完成《中考总复习》p23.

五、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文学常识文言积累

人物思辨

愚公:志→行→恒

智叟:短视→畏难

六、教学反思

通过辩论和创意写作激发思辨,但需引导学生避免过度质疑传统精神。后续可补充不同文化对“愚公”的解读(如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编),拓宽视野。

文档评论(0)

雨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