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含音频+视频).pptxVIP

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含音频+视频).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大批多才多艺的人物,乃是人类的骄傲。明朝时期,中国也出现了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文化景观。”—夏咸淳《明末奇才》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在科技、建筑、思想、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2)运用相关图文史料,分析明清时期科技名著、建筑、文学名著的地位与特点。(3)学习科学家们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鉴赏《红楼梦》和京剧艺术,培育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一、科技名著《本草纲目》名片1、作者:2、年代:3、领域:李时珍明代医药(药物学著作)

一、科技名著材料一:《本草纲目》插图4.思考:《本草纲目》的特点材料二:《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作纲,各家注释叫作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部编版七下教师教学用书特点一:图文并茂特点二:内容丰富特点三:对所载药物重新进行分类;

一、科技名著地位:它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播:传入朝鲜和日本,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一、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名片1、作者:2、年代:3、领域:宋应星明代

一、科技名著《天工开物》书影宋应星1.阅读课本,归纳《天工开物》的内容?2.阅读课本,找出《天工开物》的地位?内容: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地位:《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一、科技名著《农政全书》名片1、作者:2、年代:3、领域:徐光启明代农业(农业科学巨著)

一、科技名著其他成就:徐光启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原本》并定名为《几何原本》,促进了中国数学的发展。

一、科技名著朝代作者著作类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著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思考:这三本科技名著有何共同特点?(1)传统科技领域上的总结性著作;(2)实用性;(3)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4)但没能产生近代科学,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停滞危机。

一、科技名著结合三位科学家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说说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李时珍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在实践中悉心治疗病人。并深入社会实地调查,向人请教。不辞辛苦到深山野林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的努力终于写出《本草纲目》。宋应星虽担任地方官,但公务闲暇时就专心研究科技,整理各种技术和经验。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探究,写成《天工开物》。徐光启祖辈世代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农村,从小博览群书,关注农业,研究农业,最终著就《农政全书》。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注重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一)明长城城墙关隘烽火台城台目的起止点组成功能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城墙、关隘、城台、烽火台、关城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修建道路,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是冷兵器时代的国家实行的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有极高的旅游观光的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二)北京城营建概况: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明成祖朱棣,1420年基本建成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它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的,是北京城的核心。皇城在宫城外面,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9个城门。外城在内城南面,设有7个城门。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明紫禁城平面图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建筑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殿宇超过9000间。体现王权至上的观念

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城之美在于雄伟宏壮;故宫之美在于庄严整饬、高贵大气;两者都反映出明朝皇权统治的集中与威严,也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三、明清的思想家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Studio专业II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5日上传了AutoStudio专业II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