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6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讲义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素养考向:
1.立足时空观念,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
2.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必然性及理解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
3.注重渗透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如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和商业发展条件及状况、儒家思想的内涵及意义、政治、经济及文化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等。
4.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变迁的趋势、民族交融,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
考情考向:
年份
试卷
考点
考向分析
2024
广东卷
春秋战国礼乐制度变化
1.本讲高考命题热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春秋时期老子、孔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表现及意义。
2.通过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变化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渗透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
江苏卷
西周晚期到战国晚期秦遗址研究
安徽卷
先秦礼乐变化
全国甲卷
王室衰微与“春秋五霸”
安徽卷
先秦礼乐变化
重庆卷
春秋时期民族关系
山东卷
春秋战国社会秩序变化
全国新课标
春秋战国道家思想
2023
全国新课标卷
法儒治国方略上的共同主张
北京卷
春秋战国儒家思
全国甲卷
孔子的“乐教”思想
全国乙卷
百家争鸣的背景
湖南卷
战国时期秦国官僚制度
2022
全国乙卷
百家争鸣--老子
重庆卷
儒家“德”的观念
复习备考:
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社会转型的具体体现;
2.认识改革变法对社会进程的推动作用;
3.辨析百家争鸣中不同学派的思想主张。
时空坐标:
考点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
(一)列国纷争:
1.背景:
①东周时期,周王室控制力削弱,“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
②诸侯实力强大,独立性增强,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
2.表现:
历史解释:
1.春秋时期:
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是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2.战国时期:
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问题探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诸侯争霸影响。
材料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提示:
①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局部统一,客观上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②战争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和发展,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③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从而促进了民族交融,逐渐形成了华夏族。
④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
⑤争霸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核心素养:比较春秋战国地图的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时空观)
提示:
(1)变化:
①诸侯国数量减少;
②三家分晋;
③北部出现长城;
④靠近中原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消失。
(2)说明:
①分封制进一步瓦解,局部统一形成,国家日益趋向统一;
②华夏民族界域向四周扩展,推动了民族融合,同时中原文化圈扩大,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发展。
③匈奴逐渐成为北方边境的主要威胁。
(二)华夏认同
1.原因:
(1)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华夏文明的先进性:
生产力(农耕文明);文化(礼乐制);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表现:
(1)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
(2)战国: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3)中原地区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3.方式:
战争、内迁、认同、相互学习,封建化。
4.意义:
①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③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④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历史概念:华夏观念
“华”“夏”在春秋之前并不连用,“华”意为光鲜、荣耀、辉煌;“夏”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5 动作描写速成-2025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巧与训练(含答案).docx
- 11名言谚语宝藏库-2025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巧与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浙江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6)(含解析).doc
- 2025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分类练专题2 物理学史(有解析).docx
- 山东省青岛市2025年高考数学考前练习卷(一)(含解析).docx
- 第十三讲 三角形(含解析)2025年中考数学基础知识分点练.docx
- 原理综合题必考考点 预测练 2025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备考.docx
- 2025 高考英语第二轮专题 第4讲 命题突破——主旨大意题 课件(共56张).pptx
- 9.现代文阅读-【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全国版)(含答案解析).docx
-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20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2021团体标准解读)全文.pptx
- 【国家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9年版)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pdf VIP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ppt.pptx
- Pilon骨折精品课件.ppt VIP
- 中纺机集团对下属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介绍.docx VIP
- 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招聘笔试试题2024 .pdf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低压用电客户.docx VIP
- 粗轧机AWC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改进.pdf VIP
- 2025年中国银行社会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