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 诗词鉴赏(解释版)2024-2025学年(统编版).docxVIP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 诗词鉴赏(解释版)2024-2025学年(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练

专题07诗词鉴赏

三年真题精选

三年真题精选

1.(23-24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句“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面?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答案】(1)描绘了诗人因南村群童抱茅而去,呼喊无效,口干舌燥,只能无奈归来,倚杖叹息的场面。展现了诗人的焦急无奈和衰老无力。

(2)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他推己及人、甘愿为天下贫寒之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精神。

【详解】(1)本题考查描绘画面。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描绘了这样的场面:诗人因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他年老无力,公然当着他的面做“贼”,抱走他的茅草,他费尽口舌却喝止不住,只能无奈地回来,靠在拐杖上独自叹息。这一场景展现出诗人见到自己家的茅草被群童抱走,他却无法阻止,凸显出他面对顽童抱走茅草时的无奈焦急,自己年老力衰的无奈,也从侧面反映出他生活的困窘和凄凉。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精神。诗人自己的茅屋遭受风吹雨打,处境艰难,但他却不局限于自身的困苦,而是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天下众多像他一样的“寒士”,希望能有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普遍地庇覆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能开颜欢笑,房屋在风雨中也安稳如山。即便自己的茅屋破旧,甚至被冻死也心甘情愿。这种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令人钦佩,充分展现。

2.(23-24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末)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中哪个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

(2)这是一首别离之歌,朗读时有同学语调伤感,但有同学觉得应该语调豪迈,你赞同哪一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望

(2)示例一:语调伤感。“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朋友离京赴任,即将远隔万水千山,蕴含诗人对友人的不舍、牵挂和漂泊在外的相互怜惜,所以适合用伤感的语调朗读。

示例二:语调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朋友的真挚情谊,所以应该用豪迈语调朗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表达了诗人豪迈旷达、爽朗乐观的思想感情,所以应该用豪迈语调朗读。)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字词理解。

“风烟望五津”意思是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拉近了两地的距离,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2)本题考查朗读语调。

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需要对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有深入的理解。仔细分析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景象、表达的情感以及蕴含的哲理。

如认为语调伤感的观点,要从诗句中找出能体现离别悲伤、不舍、担忧等情绪的词句。比如“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着重强调离别的事实以及两人同为漂泊在外之人的无奈,这能支撑伤感的语调。

如认为语调豪迈的观点,则要聚焦于那些展现出豁达、乐观、积极情感的诗句。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前者体现出友情不受距离限制的豁达,后者则是直接劝勉不要为离别哭泣,要豁达面对,这些都是支持豪迈语调的依据。

示例一:语调伤感。“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诗人站在长安城遥望友人即将赴任的蜀地,风烟迷茫,路途遥远,这景象中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辛的担忧以及即将分离的伤感,因此适合用伤感的语调朗读。

示例二:语调豪迈。“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在分别的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悲伤落泪,展现出一种豁达洒脱的心境,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应当用豪迈的语调朗读。

3.(22-23八年级下·广东广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气蒸云梦泽,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5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