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_T1258-2022_太白贝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重庆市.docxVIP

DB50_T1258-2022_太白贝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_重庆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CCSB05

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258—2022

太白贝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0/T125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林业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年喜、彭锐、莫让瑜、谭均、王天文。

I

DB50/T1258—2022

太白贝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太白贝母(FritillariataipaiensisP.Y.Li)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要求、选地整地、

选种与栽种、田间管理、采收与贮藏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太白贝母种子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宜选择海拔1600m~2100m排水良好的背风地,以质地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1

DB50/T1258—2022

清除田园杂草、石块等,每667m撒施腐熟农家肥2000kg~3000kg、过磷酸钙30kg、辛硫磷

2

2kg~2.5kg,耕翻20cm~30cm,耙细整平,做成1.3m宽、10cm~15cm高的畦。

6选种与栽种

6.1种茎选择

8?月~9?月,采挖4?年~5?年生太白贝母鳞茎,选直径2.0cm以上无损伤、无病虫害的完整新鲜鳞

茎做种茎。

6.2栽种

采用条栽,在畦面开横沟,沟距15?cm,沟深8?cm,按株距10?cm~12?cm将种茎栽入沟中,芽

尖向上,盖土4?cm~5cm。

7田间管理

7.1畦面覆盖

栽种后,在畦面盖腐熟农家肥或腐殖土,以不见土为宜。

7.2施肥

春季出苗前每667m施腐熟农家肥1000kg、复合肥(N-P2O5-K2O,20-16-10)30kg;出苗后每

2

667m撒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kg~20kg;植株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后,清除植株地上

2

部分,每667m撒施腐殖土1000kg、过磷酸钙40kg。

2

适时人工除草。

7.4病、虫、鼠害防治

果实收回后及时贮藏。将腐殖土过孔径0.5cm的筛,一层果实一层腐殖土堆置贮藏,堆置厚度不

超过50?cm。贮藏地点宜选择冷凉、潮湿的房角或地涧内。贮藏期间腐殖土保持湿润,以手握成团、落

地即散为宜。

2

DB50/T1258—2022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1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

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幼茎及叶片呈灰白色、水渍状,

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

霉。植株易倒伏。

发病初期,用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50%

异菌脲悬浮剂2000?倍液、40%异菌·腐霉利悬浮剂1500?倍

液,间隔10~15?天交替喷雾。

灰霉病

白绢病

茎基部皮层逐渐变褐坏死,植株

发黄枯萎。高湿时植株周围土壤有白

色菌丝和灰白色菌核。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3%氟菌·肟

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2500~3000?倍

液,间隔10~15?天交替喷雾。

植株地下部分腐烂进而导致全

株死亡。

出苗前每667m施用哈茨木霉菌(有效活菌数≥200?亿/g)

2

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50?亿/g)各100g,加水500kg

稀释后喷雾。发病后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000~1500?倍

液,配合生根剂灌根,单株灌水量100mL。

根腐病

蛴螬

咬食鳞茎,咬断茎基部。

出苗前每667m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2?亿孢子/g)

2

200g,稀释5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连续施用3?次;出苗

后每667m撒施3%噻虫嗪颗粒剂1~2kg或2%联苯·噻

虫胺颗粒剂3kg。

每6

文档评论(0)

wlj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