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童谣说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童谣说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童谣说唱(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数蛤蟆》。

2.我的创造《GAZIGAZI》拉大据。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数蛤蟆》。

2.学生能轻松愉快的演唱歌曲,感受民歌的特点。

3.通过学唱滑稽有趣的童谣,能表现出幽默、开朗、自信的心理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中十六分音符注意要让学生口齿清晰,节奏准确。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发声练习

二、节奏训练

我的创造:GAZIGAZI拉大据。

这是很古老的游戏,通常是祖母或母亲与儿童一起玩耍时,孩子坐在大人的身上,一边拉手一边念童谣。

先按节奏朗读儿歌,然后分组创编模仿拉大锯的声响。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初步感受二声部。

三、学唱《数蛤蟆》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四川民歌,曲调生动活泼,饶有趣味。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结构,商调式,二四拍。这首歌具有一定的“启智性”,可以帮助学生熟悉量词的用法,例如“数蛤蟆”是用“只”,数嘴巴用“张”,数眼睛用“只”,数腿用“条”等。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民歌风味,而且使歌曲结构更加完整。

1.由猜谜导入:“水中有位歌唱家,一天到唱叫呱呱,穿件绿色花衣裳,伸出舌头把虫抓。”学生在伴奏音乐中表演青蛙律动,感受歌曲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的曲调。

2.跟老师模唱歌曲、用清晰灵巧的吐字唱好歌中富有特色的衬词。

让学生认识十六分音符,重点把掌握不足的地方单独训练,“蛤蟆不吃水”、“荷儿梅子兮”这两处不容易唱清楚,多加练习。

3.用唱停的演唱方式进一点掌握歌曲。

4.让学生改变歌词,变两只、三只更好的蛤蟆,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让歌曲更形象、生动。

可以进行分组比赛,每组一名学生领唱,全组学生答唱,比一比,看哪一组答得最整齐、最准确。

最后进行律动表演。

文档评论(0)

193****0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