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雄安新区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70分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分钟收取答题卡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有关中国绘画的演变,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初唐以前,以山水画为主;宋代以后,以人物画为主
B.初唐以前,以人物画为主;盛唐以后,扩充到花鸟和竹石
C.盛唐以后,以人物画为主;到了宋代,扩充到花鸟和竹石
D.盛唐以后,以山水画为主;到了宋代,扩充到花鸟和竹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其时的陶渊明已弃官归隐,性情已在山水田园中找到了栖(qī)息之所,心境自然淡泊,心融于物,不骄不燥,所以写物似(sì)在无情状态。
B.麦浪参(cēn)差起伏,像在大地上抖动一床黄色的绒毯,这是丰收的麦田才会有的跌宕,若是麦子瘟瘪(biě),绝不会有如此磅礴的麦浪涌动。
C.穿透岁月的苍桑,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坦然珍视宁静中的流年,是岁月给(jǐ)予我们的一份弥(mí)足珍贵的礼物。
D.楚国在当时是一个可与周朝分庭抗礼的国家。在楚国,人们在文化上没有过多的约束(shù),精神上的殊异与自由无疑是创造新文化艺术的阆(láng)苑。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最早的农田水利工程——坎儿井
B.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C.“疲秦”策略的产物——郑国渠
D.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灵渠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只花猫卧在母亲身边,表现出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
②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
③争吵几句后,年轻的双簧管和风韵犹存的女大提琴竞扭打起来了。
A.拟人反复拟人
B.比喻反复拟人
C.拟人排比借代
D.比喻排比借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朝鲜民众使用手机不包括联网功能,主要用于拍照、录像、听音乐以及玩游戏,基本是通信以及娱乐消遣的工具。
B.由四川蜀蓉戏剧社创编的中国首套川剧广播体操一经推出,就受到四川百所试点学校学生的欢迎,有不少非试点学校都希望引进。
C.孩子玩手机,大多是因为手机上的游戏有趣的缘故,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处于兴奋的状态中,又能得到通关的成就感以及满足感。
D.虽然古代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大熊猫,但一直没有对于大熊猫的科学研究和认识,在科学上发现大熊猫,是由一位19世纪在中国传教的法国神父来完成的。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安伯托·艾柯在《开放的作品》一书中认为,阐释者、演绎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开放的,这是隐喻意义上的作品之开放。
②从上来看,一切艺术作品皆是开放的作品。这是因为“在刺激和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的反映活动中,作品的任何一个欣赏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状态,都有自己的受到特殊条件限制的感受能力,都有自己的特定文化水准、品位、爱好和个人偏见,这样一来,对作品的理解就是按照个人的特定方向来进展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所处时代不同,个体的生活经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在意识活动中建构的文本形象就会有差异。鲁迅先生也曾经在《读书琐记》中谈到不同时代不同的林黛玉形象。他说,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譬如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着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罢,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读者的心目中的林黛玉。
③文本的丰富阐释性,还与文本的结构有关。伊瑟尔曾详细阐释了读者的阅读活动,他认为,人们在阅读活动中成功的交流,将依据文本在何种程度上作为相关物在读者意识中建构自身。阅读活动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我们的理论所关注的重心,则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威海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版).doc
- 潍坊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版).doc
- 潍坊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版).doc
- 潍坊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
- 潍坊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doc
- 潍坊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
- 潍坊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版).doc
- 温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版).doc
- 温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版).doc
- 温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
- 雄安新区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doc
- 宿迁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版).doc
- 宿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
最近下载
- XF 44-2015 消防头盔 XF 44-2015 消防头盔.pdf
- 2024-2025(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4秋部编新教材).pdf VIP
- T∕CNFIA 135-2022 即食拌饭干制品.docx VIP
- 报关员的年终工作总结.pptx
- 小麦膜下滴灌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VIP
- T/CGCC 26-2018_食品用酒精保鲜剂.pdf VIP
- 工厂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说明书).doc VIP
-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pptx VIP
-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 VIP
-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