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宇宙的另一边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下册.doc

16 宇宙的另一边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下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宇宙的另一边

[教学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宇、宙”等12个字,会写“宇宙、星空”等9个词语。

2.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3.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重点)

2.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预习要求]完成预习卡,整体感知课文。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宇、宙”等6个字,会写“宇宙、星空”等9个词语。(重点)

2.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难点)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视频导入,了解宇宙。

师:这就是宇宙,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宇宙吗?浩瀚的星空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和你们一样充满好奇心的小作者,他面对宇宙星空有许多大胆又有趣的猜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的另一边》。

2.揭示课题,激发想象。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看到这个题目后,想到了什么或者是有没有什么疑问?

预设1:宇宙的另一边都有哪些秘密?

预设2:宇宙的另一边和宇宙的这一边有什么不同之处?

3.了解作者。

陈诗哥:原名陈开斌,1981年生于广东肇庆,中国作家协会成员,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被评为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代表作有《会跳舞的房子》《长翅膀的小龙》《风居住的街道》等。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思考:本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孩想象宇宙的另一边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事。

3.段落梳理:

趴在窗台上的想象(1—5)出门及课上的想象(6—9)

拉回现实讲起想象(10—12)

4.出示词语:

流密思一房子浩穿气喘吁

一习作访

学生自读。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提示:“淌、栋”是后鼻音,“篇”是前鼻音。“绪”和“吁”声韵母相同,只是声调不同。

(3)指名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读。

5.理解词语

流淌:液体流动。(可举例:小溪在山间流淌。)

秘密: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如:我有一个小秘密。)

思绪:思路的线索、头绪。(造句:他的思绪飘得很远。)

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形容宇宙、大海等,如浩瀚的宇宙。)

穿梭:形容来往频繁。(如:蜜蜂在花丛中穿梭。)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可以表演一下这个状态)

尴尬:处境艰难,不容易处理。(讲一个尴尬的小故事帮助理解)

默读课文,提取信息

(1)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提取主要信息。

(2)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①提问:宇宙的另一边和宇宙的这一边有什么不同之处?

②完成表格。

宇宙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我”

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

将作业本放回书包

上楼梯

下楼梯

背起书包出门向左走

背起书包出门向右走

大自然

冬天下雪

夏天下雪

太阳从东方升起

太阳从西边升起

石头没有生命

石头有生命,像花朵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

上课

语文课

数学课

(3)看表格,说发现。

①竖着看表格,讨论交流: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想象了哪些方面?

预设:宇宙的另一边与这一边是完全相反的。作者想象了宇宙另一边的人、事和物。

②横着看表格,讨论交流:宇宙的另一边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作者是如何想象的?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

预设: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③你是怎么理解“倒影”的?

预设:“倒影”就是指宇宙的另一边与这边“截然相反”。

(4)第2自然段哪里能看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预设: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结合四个“一样”再来读读这句话,说说读后感受。

预设:宇宙另一边的人、事和物都与现实世界截然相反,让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与有趣。

四、精读课文,重点探究

1.观察插图,说说景象。

师:图上的“我”在干什么?

预设:图片上的“我”把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

教师小结:为下文想象的宇宙另一边作铺垫。

2.默读3-5自然段,感受神奇。

3.出示第3自然段,感受“我”的倒影。

(1)师生对读第3自然段,读出猜测、想象的语气。圈画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教师读宇宙这一边现象,学生读宇宙另一边的想象。)

(2)引导感受课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3)这些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