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Arabic5/NUMPAGES\*Arabic5
课时分层训练(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知识点一软体动物
1.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D)
A.海葵、蜗牛、海胆
B.珊瑚虫、蛭、蟋蟀
C.水螅、扇贝、牡蛎
D.章鱼、蜗牛、鲍鱼
2.“凡珍珠必产蚌腹,映月成胎,经年最久,乃为至宝。”下列与珍珠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B)
A.贝壳 B.外套膜
C.出水管 D.鳃
3.如图是河蚌的结构示意图,其呼吸器官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关于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牡蛎、扇贝等可食用,为人类提供蛋白质
B.乌贼的壳(海螵蛸)、鲍的壳(石决明)可以作为药材
C.所有的软体动物都对人类有益
D.珍珠和各种贝壳可以作为装饰品
知识点二节肢动物
5.(2024·武汉期末)“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这是唐诗《咏蟹》中的诗句,诗中所说的“骨”是指螃蟹体表的(B)
A.鳞片 B.外骨骼
C.贝壳 D.外套膜
解析: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诗中所说的“骨”指的是螃蟹体表的外骨骼。
6.(2024·北京期末)马陆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由于具有多对足,常被称为“千足虫”。马陆的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其体表坚韧的“盔甲”可以保护内部结构和防止水分蒸发。据此推测马陆应属于(C)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爬行动物
7.蝗虫身体表面包裹着坚韧的外骨骼,下列不属于外骨骼的特点的是(B)
A.起保护作用
B.外骨骼可以随着蝗虫的身体长大而长大
C.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
8.(2024·咸阳期末)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虾、螃蟹等为其他生物提供动物蛋白
B.昆虫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C.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治疗疾病
D.节肢动物对人类生活是有利无害的
9.(2024·青岛期末)生活在海滩泥沙中的沙蚕,其外形很像蜈蚣,又称“海蜈蚣”,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沙蚕不是节肢动物,因为身体没有分节
B.沙蚕和蜈蚣都用足运动,都是节肢动物
C.沙蚕和蜈蚣身体和附肢都分节,都是环节动物
D.蜈蚣有外骨骼,是节肢动物,沙蚕没有外骨骼
解析:身体分节是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沙蚕是环节动物,蜈蚣是节肢动物,蜈蚣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沙蚕没有外骨骼。
10.(2024·大同检测)如图是软体动物的代表——缢蛏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缢蛏贝壳的形成和图中位于身体表面的[②]外套膜有关。像缢蛏这样,身体表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的生物,称为双壳类动物。
(2)缢蛏通过身体后端(填“前端”或“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过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同时利用[①]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缢蛏的运动器官是[③]足。
解析:(1)软体动物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所以,缢蛏贝壳的形成和图中位于身体表面的[②]外套膜有关。像缢蛏这样,身体表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的生物,称为双壳类动物。
(2)缢蛏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过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同时利用[①]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图中缢蛏的运动器官是[③]足。
【创新应用】
11.(2024·福州期中)阅读有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一:明代《农政全书》中记载:“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自公元前707年起,之后的两千多年间,见诸史籍的重大蝗灾就在中国发生过800余次。19世纪,河南、山东的一群飞蝗危害面积就达5800平方千米;经过时遮天蔽日,太阳为之失色,危害惨重。
资料二:“牧鸡治蝗”是防治草原上蝗虫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研究人员选用善于奔跑、生长发育快的牧鸡,将其调训后集群放牧,用于防治草原蝗虫。数据统计显示,鸡群每天捕蝗4~5次,30天后蝗虫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不仅如此,长大的鸡还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牧鸡治蝗”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资料中介绍的蝗虫跟蜜蜂一样都属于节肢动物,因为它们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如图是蝗虫的示意图,其运动中心在二(填序号),具有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2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 4.3去括号.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4.4 第1课时 弧长和扇形面积.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4.3 正多边形和圆.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1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4.2 第4课时 切线长定理.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 5.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第1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4.2 第2课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上册 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pptx
- 24秋-25春同步授课课件数学青岛版九年级上册 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3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ppt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51 综合质量评价(三).doc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48 思想方法集锦.doc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47 易错专题培优.doc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45 专项突破提升(三)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doc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42 第七章成果展示 平行线的证明.doc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39 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二) 平行线的判定.doc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27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二)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doc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25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doc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13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确定位置.docx
- 24秋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配北师大版)05 课时分层训练(四) 认识无理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