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5.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应用
一.基本原理
1、数学归纳法适用的范围:关于正整数的命题(例如数列,不等式,整除问题等),则可以考虑使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2.第一数学归纳法:通过假设成立,再结合其它条件去证成立即可。证明的步骤如下:
(1)归纳验证:验证(是满足条件的最小整数)时,命题成立
(2)归纳假设:假设成立,证明当时,命题也成立
(3)归纳结论:得到结论:时,命题均成立
3.第二数学归纳法:在第一数学归纳法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假设命题成立时,可用的条件只有,而不能默认其它的时依然成立。第二数学归纳法是对第一归纳法的补充,将归纳假设扩充为假设,命题均成立,然后证明命题成立。可使用的条件要比第一归纳法多,证明的步骤如下:
(1)归纳验证:验证(是满足条件的最小整数)时,命题成立
(2)归纳假设:假设成立,证明当时,命题也成立
(3)归纳结论:得到结论:时,命题均成立
二.典例分析
例1.(2021·北京·高考真题)设p为实数.若无穷数列满足如下三个性质,则称为数列:
①,且;
②;
③,.
(1)如果数列的前4项为2,-2,-2,-1,那么是否可能为数列?说明理由;
(2)若数列是数列,求;
(3)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是否存在数列,使得恒成立?如果存在,求出所有的p;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数列,不可能是数列.
(2)性质①,由性质③,因此或,或,
若,由性质②可知,即或,矛盾;若,由有,矛盾.因此只能是.又因为或,所以或.若,则,不满足,舍去.当,则前四项为:0,0,0,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时,经验证命题成立,假设当时命题成立,
当时:
若,则,利用性质③:
,此时可得:;
否则,若,取可得:,而由性质②可得:,与矛盾.同理可得:
,有;
,有;
,又因为,有
即当时命题成立,证毕.综上可得:,.
(3)令,由性质③可知:,
由于,
因此数列为数列.由(2)可知:若;
,,
因此,此时,,满足题意.
(2015年湖北省高考题)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
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比较与e的大小;
(2)计算,,,由此推测计算的公式,并给出证明;
(3)令,数列,的前项和分别记为,,证明:.
解析:(1)的定义域为,.当,即时,单调递增;当,即时,单调递减.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当时,,即.令,得,即.①
(2);;
.由此推测:.②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②.当时,左边右边,②成立.
假设当时,②成立,即.当时,,由归纳假设可得.
所以当时,②也成立.根据(1)(2),可知②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3)由的定义,②,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的定义及①得
,即
.
例3.(2014年安徽省高考真题)设实数,整数
(1)证明:当且时,
(2)数列满足,求证:
解析:(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原不等式成立,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则时,
,所以时,不等式成立,时,.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假设,命题成立,即,则时,
由(1)可得:
即,时,命题成立,时,
下面证明:,考虑
,
例4.将数列从首项开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得到数组,,,…,,然后执行以下操作:将移到右侧,然后剔除,再将移到右侧,然后剔除,继续以上操作,即将最左边的数移到最右边,然后剔除新数组最左边的数,直到剩下最后一个数.若令此操作为,则,且确定的值可确定的值,如,,.
(1)证明:;
(2)证明:;
(3)若,证明:.
解析:(1)不妨令,根据题意,把数列,经过次操作后,变成,即第项为,所以.
(2)当时,成立,假设成立,即,
当时,可得,综上可得,对于,都有.
(3)若时,结论显然成立,假设结论对成立,现在考虑实数,若为偶数,则,结论成立;若为奇数,则,经过次操作变成,再经过次操作,变成,这里由有个数,第位是,所以,所以,结论对于成立,
综上可得,当时,成立.
例5.(2024年河北唐山高三二模)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通常被用于证明某个给定命题在整个(或者局部)自然数范围内成立.证明分为下面两个步骤:1.证明当()时命题成立;2.假设(,且)时命题成立,推导出在时命题也成立.用模取余运算:表示“整数除以整数,所得余数为整数”.用带余除法可表示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整数是商.如,则;再如,则.当时,则称整除.现从序号分别为,,,,…,的个人中选出一名幸运者,为了增加趣味性,特制定一个遴选规则:大家按序号围成一个圆环,然后依次报数,每报到()时,此人退出圆环;直到最后剩1个人停止,此人即为幸运者,该幸运者的序号下标记为.如表示当只有1个人时幸运者就是;表示当有6个人而时幸运者是;表示当有6个人而时幸运者是.
(1)求;
(2)当时,,求;当时,解释上述递推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岛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300软件硬件基本操作AA-6300-rj手册说明书.pdf VIP
- The Magic of Ordinary Days《平凡岁月的魅力(2005)》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注册税务师备考课件.pptx VIP
- MECG1000心电图机培训.pptx VIP
- 国内外CO2催化转化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docx VIP
- 道路运输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资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pdf
- HG∕T 5421-2018 噻唑膦原药(可复制版).pdf
-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26题.pdf VIP
- 公司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实验动物学学堂云学堂在线课后题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