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
CCSB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844—2021
水苏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cultivationofStachysjaponicaMiqundertheforest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84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皖西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皖西学院、金寨永惠康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寨森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六安中草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六安正元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存武、姚厚军、陈乃富、韩邦兴、邓辉、宋向文、张质彬、李雷、高永红
I
水苏林
下栽培技
术规
程
DB34/T3844—2021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苏林下种植的栽培技术、管理技术、采收和留种、文件记录与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林下的水苏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栽培技术
4.1林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林分郁闭度0.2~0.4的针叶林或阔叶林,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
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坡度小于15度的山坡地或者林缘地。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二级标准的要求,
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级标准的要求,灌溉水质符合GB5084的要求。
中龄林,环山沿等高线,铲1m~1.5m宽带,开垦深度20cm~30cm。
4.2.3穴状整地
林沿、林农交界空地,按栽植密度定点人工挖穴,开垦深度20cm~30cm。
1
DB34/T3844—2021
在栽种前,每亩先施用300kg腐熟有机肥、50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肥料要符合NY/T394;然后
深耕,耙平。根据排水情况,作120cm~140cm宽的平畦,或120cm~140cm宽、高30cm的高畦。
4.4
栽植
4.4.1选种
以上一年预留的水苏健壮根茎为种苗。
4.4.2种苗处理
在栽种前,选择健壮的水苏根茎,剪2节为一段,置保湿的容器内,用萘乙酸或相同功用的植物生
长调节剂浸泡15min。
4.4.3定植时间
林下栽培定植时间从3月底初至9月底均可。最佳栽植时间为3月~5月。
4.4.4定植密度
林下栽植,按密度为20cm×20cm的穴行距进行,每穴5株。每亩用苗约35000株。
4.4.5定植方法
起穴,按每穴15g~20g量施入腐熟饼肥(豆粕、菜籽粕等),与穴内土壤充分混匀。然后将水苏
种苗栽植穴中,覆土,厚度深度不超过5cm。
结合整地,除去杂草。定植后视杂草情况,人工除草,严禁使用除草剂。
种苗定植后的15天内,遇干旱天气,及时人工浇水。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清沟
排水,防止水渍。
水苏栽培1年后采收,采收季节秋末冬初。采挖时用平铲或小锄,将根茎连土一起挖出,摘去须
根及地表的茎叶,抖掉泥土,运回贮藏或加工。
2
采收后食用的苏根茎,塑料袋内,5℃贮藏,保存期10天~15天。时间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_T3899-2021_人像摄影旅游拍摄服务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3900-2021_员工制家政企业管理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3901-2021_金融服务外包基本要求_安徽省.docx
- DB34_T3902-2021_母婴生活护理员等级评定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3989-2021_肉鸡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养殖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990-2021_动物组织中阿德呋啉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991-2021_禽蛋中替米考星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992-2021_猪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993-2021_生鲜乳中菌落总数控制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905-2021_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3923-2021_甜叶菊茶加工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845-2021_元胡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847-2021_重瓣玫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848-2021_刺槐芍药复合经营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849-2021_公益林调出和补进现场查验技术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3850-2021_广玉兰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851-2021_地参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852-2021_甜瓜基质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855-2021_水果和蔬菜中六种链格孢霉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856-2021_稻田养殖中华鳖品系选育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