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幼儿园生成活动教案
【篇一:幼儿园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幼儿园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生成课程(呼应课程)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儿童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
一、幼儿园课程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是对现代课程观的一种超越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应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执行的是一种提前预设好的课程,它有预先制定好的完整的课程计划,安排好了课程的目标、内容、进度,分配好了每一个课时,甚至有的课程计划把每周、每天、以至于上下午要做的每一个具体活动都安排好了。课程计划有详尽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课程实施的每一步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严格地执行计划,根据既定的方案,引导儿童像计划中预想的那样活动一番,以达到预想的目标。当然教师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也会做一些小的变动,但课程计划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基本程序是不变的。
curriculum)”。生成课程与预设课程不同,它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无目的地追随儿童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而是在师生互动中教师根据对儿童的需要、兴趣的观察及所做的价值判断不断生成课程活动,不断调整课程计划的师生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可以说,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课程就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当前随着幼儿园课程观念的不断革新,尤其是意大利瑞吉欧方案课程的影响,幼儿园课程越来越强调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20世纪九十年代,来自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课程风靡了世界,其独特的教育哲学与崭新的课程理念曾影响了世界上的幼儿教育,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也在融合其合理的、先进的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接触过瑞吉欧方案课程的人都深深懂得,他们的课程是一种计划性与随机性结合完美的课程。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即课程是“三分之一的确定与三分之二的不确定与新事物。”⒉所谓三分之一的确定主要是对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基本原理的把握,是老师心目中不变的激发儿童的潜能,发展创造力、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定位。它作为灵魂和宗旨贯彻于课程活动的始终,成为教师选择儿童的兴趣点、组织和鼓励儿童学习、准备学习环境等重要决策的依据。而三分之二的不确定与新事物又使教师们时刻在观察、倾听,在思考、探索,在寻找、反思,在回顾与互相讨论,以便及时应对课程的变化,对原有的课程计划进行修改、补充,调整所采用的策略。就像马拉古奇所说的,目标很重要,不会消失在视线中,但更重要的是达成目标的理
由与方式。因为瑞吉欧的教师认为,儿童是以螺旋式的方式建构知识,而不是以直线式或阶段式的方式进行。所以课程的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瑞吉欧的课程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也即,课程的预设计划只是课程的指南针,起宏观作用,至于如何实施,如何达到促进儿童的发展在课程上则没有固定的、死板的路径。因此这样的课程是计划性与随机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这样的课程不仅使教师做好了支持、引导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准备,而且为儿童的参与,为课程的发展,为那些不期而至的教育契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的确,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后现代课程观所强调的课程的动态性,过程性,师生互动的共同建构性对世界性的幼儿教育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瑞吉欧的生成课程作为后现代课程的特征与产物,是对现代预设课程的一种反思、继承与超越,它继承了现代课程的规划性、目的性,超越了它的僵化性,并赋予了它灵活性、生成性。九十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也充分吸收与融合了其合理的课程理念,所以当前在我国幼儿园课程领域,不论是课程的理论工作者,还是幼儿园一线的教师都在理念层面上认同了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大家深深懂得,在课程活动之前都要进行认真的预设,包括课程的规划、一般性的目标、活动可能进行的路径及多种可能性,但在课程活动中又不能服从于预设,局限于预设,而是要根据活动中师生的互动激发情况、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及时修正、改变预定方案,及时调整课程预先设定的计划与“线路”,生成新的课程活动,在充分发挥儿童主动性,在满足儿童内在兴趣、需求
的基础上,让儿童自主地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完善。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实践在预设与生成上存在的问题
动中震震小朋友还带来了南照有名的大米、黄沙。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对南照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更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篇三:大班生成活动《我要上小学啦》案例】
大班生成活动《我要上小学啦》案例
一、主题生成及活动说明:
在三月初的一次谈话“我要上小学啦”活动中,孩子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用友U8V15.0安装方法(WIN10X64_20H2)SQL2016SP2版.doc VIP
-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电子招标投标办法.ppt VIP
- 调心球面滚子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pdf VIP
- 黑布林阅读初三9《丢失的白象》中文版.pdf
- 西南交通大学824机械原理2023年考研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高中数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9章课件-统计.ppt VIP
- 运动心理学第三章 运动活动的记忆过程.ppt VIP
- 《品牌设计》课件——IP形象设计案例.ppt VIP
- Q12SYBHZ2014-2019油井水泥用减阻剂磺化醛酮BZGF-1.pdf VIP
- 托人办事花钱协议书5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