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考试模拟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微生物检验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46题,每题1分,共46分)

1.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菌主要引起神经症状

A、福氏志贺氏菌

B、副溶血弧菌

C、肉毒杆菌

D、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引起神经症状,如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言语不清、呼吸麻痹等。福氏志贺氏菌主要引起肠道症状;副溶血弧菌主要引起胃肠道症状;葡萄球菌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等中毒症状,但一般不是主要引起神经症状。

2.以下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

A、营养琼脂

B、麦芽汁培养基

C、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D、察氏培养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可用于鉴别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时会使菌落带有金属光泽,属于鉴别培养基。营养琼脂是普通的固体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常用于培养酵母菌等;察氏培养基主要用于培养霉菌等,它们都不属于鉴别培养基。

3.食品菌落总数测定中,培养温度通常为

A、46±1℃

B、27±1℃

C、20±1℃

D、36±1℃

正确答案:D

4.沙门氏菌属

A、不发酵乳糖或蔗糖

B、不发酵葡萄糖

C、不发酵麦芽糖

D、不发酵甘露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发酵乳糖或蔗糖。它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等多种糖类,所以B、C、D选项不符合其特性。

5.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A、酒精脱色

B、结晶紫染色

C、复染

D、碘液固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革兰氏染色中,酒精脱色是关键步骤。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会被误染为革兰氏阴性菌;如果脱色不足,革兰氏阴性菌会被误染为革兰氏阳性菌,从而影响染色结果的准确性。

6.下列哪种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种类最多()

A、细菌

B、病毒

C、霉菌

D、放线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放线菌是产生抗生素种类最多的微生物。放线菌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细菌产生抗生素的种类相对较少;霉菌也能产生一些抗生素,但不如放线菌多;病毒一般不产生抗生素。

7.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

A、病毒

B、酵母菌

C、细菌

D、霉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个体极其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细菌、酵母菌、霉菌都具有细胞结构,一般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8.以下靠电离作用杀菌的是

A、紫外线

B、红外线

C、X射线

D、微波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紫外线杀菌靠的是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红外线主要是热效应;X射线能使物质电离产生离子和自由基,从而破坏细胞结构达到杀菌目的;微波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来影响微生物,不是靠电离作用杀菌。

9.“PDA”表示

A、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B、高氏培养基

C、肉汤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正确答案:A

10.下列哪种细菌能使赖氨酸脱羧

A、沙门氏菌

B、阴性杆菌

C、变形杆菌

D、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A

11.微生物的纯培养可用:()

A、平板倾注法

B、平板划线法

C、单个细胞技术

D、所有这些方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微生物的纯培养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倾注法、平板划线法、单个细胞技术等。平板倾注法是将稀释后的菌液与融化并冷却至一定温度的固体培养基混合后倾注到培养皿中,使菌液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待培养基凝固后,单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落,从而获得纯培养;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使微生物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最终分散成单个细胞,在平板上生长形成单个菌落;单个细胞技术如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然后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涂布在平板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度下可能会有单个细胞生长形成菌落,从而获得纯培养。所以所有这些方法都可用于微生物的纯培养。

12.细菌荚膜的主要功能是()

A、阻止抗生素渗透

B、耐热

C、抗氧化

D、抗吞噬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一层松散的黏液物质。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抗吞噬作用,能帮助细菌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增加细菌的致病性。耐热不是荚膜的主要功能;阻止抗生素渗透不是荚膜的典型主要功能;抗氧化也不是荚膜的主要功能。

13.细菌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属()代谢

A、分解

B、合成

C、氧化

D、还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细菌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是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属于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取得物质,转化为体内新的物质的过程。氧化代谢主要涉及物质与氧反应释放能量等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分解成小分子氨基酸,不是单纯的氧化。还原代谢在该情境中不适用。所以答案是

文档评论(0)

十四-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