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借款人及担保人协议书5篇
篇1
本协议书于XXXX年XX月XX日在[XXXXX]签订
借款人:XXXX,以下简称“甲方”
担保人:XXXX,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借款及担保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借款条款
1.借款金额:甲方因业务发展需要,向乙方借款人民币(大写)XXXX元整,(小写)XXXX元整。
2.借款期限:自XXXX年XX月XX日起至XXXX年XX月XX日止。具体以银行转账记录为准。
3.借款利率:年利率为XX%,利息按月支付,每月支付利息为借款本金的XX%。
4.还款方式:甲方应按照约定的还款计划按时足额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还款计划如下:
XXXX年XX月XX日,还款金额为XXXX元整。
XXXX年XX月XX日,还款金额为XXXX元整。
XXXX年XX月XX日,还款金额为XXXX元整。
5.违约责任:如甲方未按照约定的还款计划按时足额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乙方有权自逾期之日起按日收取逾期罚息,罚息利率为借款利率上浮XX%。
二、担保条款
1.担保方式:乙方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担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借款本金、利息、罚息、违约金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
3.担保期限:自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
三、其他条款
1.协议的生效与终止: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至借款全部清偿之日终止。
2.争议解决: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乙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其他约定:
甲方应如实提供乙方要求的各项资料,并积极配合乙方的调查和审查。
甲方在借款期间内,应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如变更联系方式应及时通知乙方。
乙方有权了解甲方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甲方应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借款人):XXXX
联系方式:XXXXXXXXXXX
乙方(担保人):XXXX
联系方式:XXXXXXXX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篇2
甲方(借款人):
姓名:XXX
性别:男
出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民族:汉族
位置:XXX
联系方式:XXX
乙方(担保人):
姓名:XXX
性别:男
出生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民族:汉族
位置:XXX
联系方式:XXX
鉴于甲方因个人需要向丙方借款,乙方自愿为甲方的借款提供保证担保。经三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借款金额及用途
1.甲方借款金额为人民币(大写)壹佰万元整(¥1,000,000.00)。
2.甲方借款用途为用于个人生活开支。甲方保证不将借款用于非法用途。
二、借款期限及还款方式
1.甲方借款期限为六个月,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计算。
2.甲方还款方式为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和利息。甲方应按时足额还款,不得拖欠或逃债。
三、利率及费用
1.甲方借款利率为年利率XX%。甲方应按期支付利息,不得拖欠或逃债。利率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为基准,如遇利率调整,则按调整后的利率执行。具体利率以丙方公布为准。
2.甲方应支付乙方一定的担保费用。担保费用为借款金额的XX%,即人民币(大写)壹万元整(¥10,000.00)。甲方应在借款发放前一次性支付乙方担保费用。如甲方未能按时支付担保费用,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甲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具体担保费用以丙方公布为准。
四、保证担保事项及范围
1.乙方为甲方的借款提供连带保证担保。即甲方未能按时还款时,乙方需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乙方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甲方追偿。具体保证担保事项以丙方公布为准。
2.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借款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乙方应对上述范围内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具体保证担保范围以丙方公布为准。
五、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
1.甲方如未能按时还款或支付利息,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违约金,并有权解除本协议。具体违约责任以丙方公布为准。
2.如甲乙丙三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争议。具体争议解决方式以丙方公布为准。但不影响本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