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成都浣花溪时,也不忘在他的草堂中栽种些桃树,“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而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语言建构与运用: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与文章创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之理。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塑造人物及阐述道理的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借种树喻育人、养民的深刻道理及现实意义。;作者简介;柳宗元的政论文有:《封建论》、《夭说》;
文学性传记散文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
山水游记有:《永州八记》
寓言散文有:《种树郭囊驼传》,《三戒》。;柳宗元与韩愈在政治上属于对立的派别,但共同提倡“古文运动”,维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柳宗元死后,韩愈写了著名的《祭柳子厚文》和《柳子厚墓志铭》。合称“韩柳”。
;柳州柳侯祠公园;柳宗元墓;;;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思考1: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思考1、;作者是如何刻画郭橐驼种树技术高超的?;;;;思考:郭橐驼和别人种树的方法、种树后的态度和结果各有什么不同?(讨论并在原文中勾画、批注);总述;;;1.“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2、郭橐驼是如何将种树之经验“移之官理”的呢?种树与官理有何相通之处?(讨论并在原文中勾画、批注);类比(论证):指的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以及和它有一样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进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式。;;;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从理论上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写作素材;结合“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谈谈学生教育,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明连贯,100字左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