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与预防十一病区针灸科肖芸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愿不愿意因为职业暴露而感染: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艾滋病肝炎其他传染病?—NO

由于医护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的几率较高,随经血传播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增多,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而被感染的几率逐日增加。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

目录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的分类职业暴露的频率职业防护职业暴露处置箱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什么是职业暴露?

01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02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被认为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03而护理人员位于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之首。04在职业暴露中,针刺伤发生的几率最高,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05所谓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定义

医务人员锐器伤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每30秒种在你和你的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扎伤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分类1生物性职业暴露2物理性职业暴露3化学性职业暴露4社会心理因素

生物性职业暴露可广泛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血液、尿液、粪便、积液、脓液等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可存在病人的衣物及用过的器具中。如真菌和寄生虫等常见的有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中。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物理性职业暴露运动功能性职业暴露护理工作中由于负重过度,搬病人、用物,用力不当,不正确的弯腰,造成肌肉骨骼损伤;超时静立、走动,引起静脉曲张等。锐器刺伤针头、手术缝针、刀、玻璃等。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通过针刺伤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IV(艾滋)、HBV(乙肝)、HCV(丙肝),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噪声、高温、紫外线、红外线、电离辐射、放射损伤等。

化学性职业暴露肿瘤化疗药物配制和应用抗肿瘤药物及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时,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等途径受到危害,使白细胞计数减少、月经异常、畸胎、流产、慢性肝损害、脱发的发生率增多。[肿瘤化疗药物][化学性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碘等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可致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流产。各种废气麻醉废气、汞蒸气等。[其他]

社会心理因素护理工作面对病人呻吟、意外伤害、死亡等社会环境,影响护士情绪。病区普遍存在护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病人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的增多,给护士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010302

33.3%18.8%80-90%医务人员因职业关系,接触致病因子的频率高于普通人群。据卫生部统计,确诊为SARS的患者中18.8%为医护人员,位居各职业发病率的首位。医护人员因针刺伤接触HIV的频率为0.19%。急诊科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的频率为3.9%。针刺伤或锐器伤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HBV、HCV等肝炎总感染率为33.3%比普通人群(12.3%)明显高。频率

职业防护12345

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对锐利器械,要固定放置,易取,减少不必要的伤害。根据科室特点,操作前应常规戴手套,若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要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防止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毁形器内处置,禁止对使用后的针头复帽或取下针头,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正确处理锐器伤。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肥皂水或者流动水冲洗(如为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0.5%碘酒或75%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包扎-----报告----相关抗体检验----接种疫苗或者预防用药-----心理干预

执行标准性预防措施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剂。213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保护患者身体健康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030201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执行标准性预防措施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

文档评论(0)

yingjiali19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