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一)人工主动免疫1.定义: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2.疫苗⑴灭活疫苗(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活疫苗:人工的方法使病原体减毒或从自然界筛选病原体无毒株或微毒株所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也称减毒活疫苗,卡介苗,甲肝疫苗。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大量培养,经理化方法将其杀死后制成的疫苗。无毒力,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伤寒、百日咳、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乙型脑炎等疫苗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死疫苗与活疫苗特点的比较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第11讲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免疫学检测方法:依据免疫学理论设计的测定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实验方法。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一、基本原理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并呈现某种反应现象,如凝集或沉淀,以此检测抗原或抗体。第一节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㈠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1.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除空间构型互补外,还以氢键、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疏水键等非共价方式结合,一定条件下复合物可解离成游离状态,且仍保持原有性质。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2.抗原抗体结合的可逆性复合物解离度主要取决于特异性抗体超变区与相应抗原表位三维空间构型的互补程度,互补程度越高,分子间距越小,作用力越大,两者结合越牢固,不易解离;反之,则容易发生解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3.抗原抗体结合的比例与浓度抗原与抗体结合比例合适,则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大结合物;反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小结合物。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4.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第二阶段:可见反应阶段。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因素影响多。第一阶段:特异结合阶段。仅几秒到几分钟、尚无可见反应;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㈡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1.抗原和抗体浓度、比例2.电解质3.温度4.酸碱度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二、血清学反应的种类1.凝集反应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表面包被抗原的颗粒状物质与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现象。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2.沉淀反应毒素、组织浸液以及血清中的蛋白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后,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3.免疫标记技术用酶、荧光素、同位素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技术。如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第一抗体抗原第一抗体—抗原第二抗体生物酶第一抗体—抗原-第二抗体显色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第二节免疫细胞的测定淋巴细胞是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检测其数量和功能是了解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手段。一、淋巴细胞的分离常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除去红细胞、粒细胞而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再经吸附除去单核细胞而得到淋巴细胞。若要分离T细胞,可用尼龙毛柱、抗CD3单抗、E花结试验等分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二、免疫细胞细胞的鉴定根据细胞的某些标志,采用免疫荧光法、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可确定细胞不同类型和比例。(一)T细胞功能测定1.T细胞增殖试验植物血凝素(PHA)、刀豆蛋白A(ConA)等丝裂原及抗CD3单抗等能非特异性激活培养的T细胞,使其转化成淋巴母细胞的试验。医学免疫学第12讲免疫检测与防治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在该增殖过程中,细胞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增加,细胞形态改变。也可检测特异性抗原致敏的T细胞。(1)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该法灵敏、可靠,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