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山西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2025山西中考化学可能的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水的结冰、冰的融化)、形状改变(金属的延展、纸张的裁剪)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如燃烧(蜡烛燃烧)、金属生锈(铁生锈)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2.化学基本用语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如氢(H)、氧(O)、碳(C)、铁(Fe)等。要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名称。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例如,水($H_2O$)、二氧化碳($CO_2$)、氧气($O_2$)等。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例如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_2+O_2\stackrel{点燃}{=\!=\!=}2H_2O$。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如取用大理石),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如取用二氧化锰粉末)。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frac{1}{3}$处,用外焰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3.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连接仪器时,一般左手拿胶皮管或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轻轻转动插入。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三、空气与氧气
1.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2.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能支持燃烧,如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碳在氧气中燃烧($C+O_2\stackrel{点燃}{=\!=\!=}CO_2$),发出白光;硫在氧气中燃烧($S+O_2\stackrel{点燃}{=\!=\!=}SO_2$),产生蓝紫色火焰;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_2\stackrel{点燃}{=\!=\!=}Fe_3O_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氧气的制取
-实验室制法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_4\stackrel{\triangle}{=\!=\!=}K_2MnO_4+MnO_2+O_2↑$。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2H_2O_2\stackrel{MnO_2}{=\!=\!=}2H_2O+O_2↑$。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四、水与氢气
1.水的性质与组成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4℃时密度最大,为$1g/cm^3$。
-化学性质: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与二氧化碳反应($H_2O+CO_2=\!=\!=H_2CO_3$);水通电分解($2H_2O\stackrel{通电}{=\!=\!=}2H_2↑+O_2↑$),通过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氢气的性质与制取
-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2H_2+O_2\stackrel{点燃}{=\!=\!=}2H_2O$),还原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H_2+CuO\stackrel{\triangle}{=\!=\!=}Cu+H_2O$)。
-制取: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Zn+H_2SO_4=\!=\!=ZnSO_4+H_2↑$)。
五、碳和碳的化合物
1.碳的单质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2_T 3715-2020 技术交易平台服务规范.docx
- T_CI 263-2024 水上装配式钢结构栈桥(平台)施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多轴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数控技术专业.docx VIP
- 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pdf VIP
- 《人大代表为人民》课件.pptx VIP
- JC-T 799-2007 装饰石膏板-建材行业标准.pdf VIP
- 2025军队文职考试考前30分【数学1】.pdf VIP
- 湖南省2026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指南.pptx VIP
- NBSH_T 0162-2021 石油馏分中碱性氮含量的测定 颜色指示剂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