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pptVIP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课件第二章第三节.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种是常举,即国家定期的制度化考试,参加者只验明在乡里名籍,一般均可参加。与前代九品中正事实上沦为宗法制度的附属不同,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的尺度和标准上,为所有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起点,不仅理顺了官僚系统的关系,而且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促进传统中国官僚体制走向成熟。科举制科举制隋唐科举程序唐朝应试举子在考前将平日所作诗文呈送主考官或社会名流,以期在考官心中留下好印象或得到褒扬,以助正式科考,时称干谒,即“温卷”或“行卷”。唐张固《幽闲鼓吹》载贞元初年,十五六岁的白居易曾向顾况献《赋得古原草送别》用以干谒,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时,拍案赞叹,四处称道白居易,使之声名大振。盛唐气象盛唐气象盛唐气象不仅是宋元明清时单纯的文学批评术语,而且是对盛唐社会发展总体风貌和文化特征的概括。其一,指雄壮浑厚(严羽语,有时合称雄浑)的诗歌风貌。盛唐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其二,指以书法、绘画为代表的唐代艺术浓烈厚重的整体风貌,是中国文宋代十分推崇盛唐诗歌,认为其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严羽:《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化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书法上有“一颠一狂”的怀张、雍容大度的颜柳,绘画上有稳重端凝的阎立本,“吴带当风”的吴道子等,大师层出不穷,艺术突破众多,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其三,指既遥遥领先,又全面均衡发展的科学技术,僧一行对恒星、子午线的独到认识,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还有气势恢宏、东西两市七倍于今天西安的长安都城。其四,指政治开明、思想活跃、发奋进取的思想文化,使得盛唐人才辈出,社会生活呈现出富足稳定的整体风貌。【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唐诗是唐代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可谓气象万千,群星璀璨,内容之广泛,艺术之精纯,数量之巨大,都无愧为中国诗歌史的巅峰。仅清人编《全唐诗》就收录2000多位诗人的48000余首作品。从初唐四杰到大小李杜,从山水田园到边塞长歌,从人民的歌颂者白居易到“月迷津渡”的李商隐……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唐·韩愈李白造像杜甫造像白居易造像李白接屈赋宏阔,摄乐府精华,尽扫南朝脂粉气息,有道禅绚丽多姿的想象熏染,更负济世安民之宏志,其诗气势澎湃,境界雄浑壮阔,龙吟虎啸;杜甫以纯儒自谓,忧国忧民,诗显沉郁顿挫,精工对仗,声律严格,堪称七言最高典范。生于唐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后的白居易,强调诗歌为时为事而作,语言明白浅近,针砭时弊准确精当。宋代文学最大的成就是词的繁盛与发展。词源于中晚唐民间小曲,五代时已有工词之人。词倚声而作却更重抒情,宜于歌楼酒肆演唱,适合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北宋,出现了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柳词清新缠绵,苏词雄壮豪迈,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南宋前后的亡国之恨、故园之思更使词增深意,李清照凄婉心境,辛弃疾含蓄豪迈。偏安后宋词渐趋风雅,形式美中蕴含着衰意。同时,唐宋散文也达到了先秦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唐代的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古文占据散文的正宗地位。宋代散文沿唐风发展,大家迭出,成果丰硕。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理理学学】北宋起就有人继承韩愈观点,把儒道释三家加以熔融,北宋理学大家是周敦颐,他通过著述《太极图说》、《通书》阐述自己的观点,程颢、程颐则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建立以“理”为核心的哲学范畴,认为理先于世界而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宇宙本体,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只有做到“存天理,灭人欲”,才能使世界和谐太平。南宋时期,朱熹通过书院讲学使理学体系得以完善和丰富,人们将他们的哲学思想统称为“程朱理学”。朱熹造像朱熹造像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文档评论(0)

kd8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d8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