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卷】2025年新高考II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冲刺-古诗词阅读(含解析).docxVIP

【高考押题卷】2025年新高考II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冲刺-古诗词阅读(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词阅读

一.诗歌阅读(共20小题)

1.(2025?金州区校级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立秋二首(其一)

叶梦得[注]

江上西风万里秋,际空高浪汹回流。

他时誉贼真非策,此日摧锋盍有谋。

天险漫能凭故国,陆沉端复恨神州。

将军竞绾封侯印,谁为吾君更解忧。

[注]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勾勒出一幅江上西风劲吹、浪涛汹涌的秋日图景,空间开阔,秋意萧瑟,奠定全诗苍凉基调。

B.颔联中“他时”与“此日”对照,反思往昔对敌策略欠佳,凸显当下作战需善用谋略的紧迫性。

C.“摧锋”在此处指冲锋陷阵,意在表明当下战事中将士们应奋勇向前,且需凭借智谋克敌制胜。

D.“天险漫能凭故国”意思是故国凭借诸多天险,定能安稳无忧,体现诗人对天险的倚重信赖。

(2)作者在诗的结尾感慨“谁为吾君更解忧”,请结合诗歌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缘由。

2.(2025?延边州一模)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

黄庭坚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

可怜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人离别情。

梦中往事随心见,醉里繁华乱眼生。

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

[注]本诗写于1083年,当时正处于变法时期,时局纷纭,新贵迭进,新党狰狞。作者不屑阿谀其中以求仕途通达。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色江声相与清”句,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入手,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幽的画面。

B.“可怜一曲并船笛”一句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一句立意相似。

C.“随心见”“乱眼生”“恼人病”等词语,通过对心理、外貌的描摹,展现诗人情感的变化。

D.这两首诗用语精炼,表意深邃。第一首含蓄中诉说着离愁,第二首深沉中蕴含着无奈。

(2)第二首诗最后两句“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的内涵丰富蕴藉,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3.(2025?大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秣陵送客入京①

朱放

秣陵春已至,君去学归鸿。

绿水琴声切,青袍草色同。

鸟喧金谷②树,花满洛阳宫。

日日相思处,江边杨柳风。

[注]①京,指洛阳,唐代洛阳被称为东都,武则天称帝后曾定都洛阳。②金谷,指金谷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私家园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直接破题,交代了送别时间和地点,并巧妙以“归鸿”喻友人。

B.诗歌颈联描写了想象中友人所到之地洛阳的繁华热闹,暗含着美好祝愿。

C.诗歌末句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末句在表现手法上一样,都是以景结情。

D.这首送别诗虽也抒发了不舍与思念之情,但却无一般送别诗的悲伤哀愁。

(2)学校古典诗歌社团的同学们在研习这首诗歌时,对“青袍草色同”一句的理解,产生了分歧。一方认为“青袍”是指代“诗人与友人”,一方认为“青袍”只是指代“友人”。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4.(2025?重庆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挽王学正

叶大年

书剑当年游上都,贤关虫篆校诸儒。

文华灿灿九苞凤,俊气駸駸千里驹。

妙质竞谁挥垩漫①,白头空此死樵苏②。

遗编残稿应犹在,搔首令人益叹吁。

[注]①垩漫:用白土涂抹。语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②樵苏:采薪与取草,比喻生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逝者当年豪迈的风采,突出逝者才华抱负,呼应题目“学正”一职。

B.颔联从文采和气概两面入手,立“九苞凤”“千里驹”之象强化王学正的形象。

C.颈联用典故对王学正的“妙质”作形象化的描述,“竞谁”更突出其无与伦比。

D.尾联写诗人目睹逝者遗编残稿,不禁悲从中来,“搔首”写出对命运的无力感。

(2)如何理解诗人的“叹吁”?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5.(2020?迎泽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张可久①

断塘②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诗。何处觅西施?垂杨柳萧萧鬓丝。银匙藻井,粉香梅圃,万瓦玉参差。一曲乐天词,富贵似吴王在时。

【注】①张可久:元代散曲家,他仕途失意,作品大多记游怀古。②断塘:指脂粉塘,为吴王宫人倾倒脂粉及洗濯处,在吴县西南灵岩山下。

(1)下面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断塘”写起,使读者与因西施驰名的姑苏台发生感情上的联系,给人想象的空间。

B.三、四句由觅西施不得,写到因见柳树积雪引发作者登临姑苏台“萧萧鬓丝”的怅惘。

C.文中提及白居易的诗,意在将自己赏雪的诗文与白诗作比,传达出对“乐天词”的喜爱。

D.如今台上的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