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1.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文段: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曰:“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翻译以上文本,你认为古今汉语词义是否完全一致?导入

光看字形,现代汉语基本不用的字只有4个:昳、曰、孰、吾。从字的意义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字,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12个:八、我、能、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古今词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2.指出下面文段中“兵”字的用法和意义:朱元璋初入红巾,用兵①之道不及元之脱脱辈,而能削木为兵②,以疲惫之兵③攻元。当是时,兵④旱相乘,天下大屈,江南之地,可谓“无岁不受兵⑤”,遂灭元,改国为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⑥其友,元璋舍之。吴子曰:民心向背定乾坤,胸襟开阔方为人敬。①名词,战略战术、兵法;②名词,兵器;③名词,士兵、军队;④名词,战争;⑤动词,侵略;⑥名作动,用兵器杀人

3.了解“李代桃僵”的古今异义桃树种水井旁边,李树种在桃树旁边,盘根错节,相互依存。如果其中的一棵被虫啮咬根部,在树根逐渐腐烂后,最容易孳生虫类,这些虫会迅速蔓延开来,则紧紧依傍在边上的另一棵树,基本上在劫难逃。出自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现用来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词义,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有生命的个体,词一产生就有了本义,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又会产生新的含义。

01活动一探究一词多义

比喻义假借义引申义本义1.汲取理论素养:一词多义词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含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这种现象很普遍,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

①词的本义所谓本义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本义大都是指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资参证的初始意义。或者说在词的若干互相关联的义项中,其中能够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引证意义的,就是词的本义。

本义:道路行本义:群鸟在木上集本义:器皿豆本义:土山阜

②词的引申义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引”:本义“拉开弓”,如“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引申义“援引”,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通“薆”。隐蔽,隐藏。《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吝惜,舍不得。《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爱。《阿房宫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爱安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安身。《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怎么,哪里。《鸿门宴》“卮酒安足辞”

兵词义引申的方式以本义为中心,直接而并列地引申出几个词义。如“兵”,小篆作硷,表示斧子,表示双手,会意字。双手持斧,本义兵器。《说文解字》“兵,械也。”《楚辞·九歌》“车错彀兮短兵接。”成语“厉兵秣马”。本义引申兵器引申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并列式《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苏洵《六国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由本义产生一个引申义,再由这个引申产生另一个引申义,接连引申,成为连锁形式。这类引申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被称为“间接引申”“链条式的引申”,由甲义引申为乙义,又由乙义引申为丙义,一个个引申下去,引申义与本义的距离愈引愈远。例如“朝”,《说文解字》“旦也。”本义是“早晨”。《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串联式朝早晨朝见、朝拜朝廷朝代本义引申引申引申《战国策·齐策》“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战国策·齐策》“入朝见威王。”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习本义引申鸟反复飞反复练习复习、温习、钻研引申引申熟悉通晓鸟屡次飞习惯习惯了、习惯于词性发生变化,用作动词引申习以为常引申词义发展复杂。许多词的引申并非单一方式,而是两种方式都有,彼此交错。例如:“习”的本义与鸟有关。《说文解字》“习,数飞也。”即“屡次飞”“反复飞”。混合式

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如:“网”,本义只是指捕鱼捉鸟兽的工具。后来引申出“广泛搜求”的意思。《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网罗天下旧闻”的意义就比较抽象了。

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如:“涉”字,本义是指“蹚水过河”。后来引申为“渡河”。《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如:“和”字,本义是指“应和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