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pptx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遇

口乐

固弃

辛怀疾

弃古

新课导入

“眼光有稜,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南宋·陈亮评价辛弃疾如是说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先生语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

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

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

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官员、

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

二安”。

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时辛弃疾六十六岁。

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

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

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

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

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

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

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

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

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熟读课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遇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作·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者京

】口

辛北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固

疾亭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怀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上阕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

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

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

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

吞骄虏一如猛虎。

译文-下阕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

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

皇逃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