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考试测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考试测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考试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赍发(jī)迤逦(yǐ)仓廒(áo)契诃(kē)夫

B.酒馔(zhuàn)辖制(xiá)庇佑(pì)战战兢兢(jīng)

C.憎恶(zèng)祈祷(qí)撮合(cuō)彤云密布(tóng)

D.滑稽(jī)鞭笞(chī)怔住(zhèng)叨陪鲤对(dāo)

答案:A

解析:B项“庇佑”的“庇”应读“bì”;C项“憎恶”的“憎”应读“zēng”;D项“叨陪鲤对”的“叨”应读“tāo”。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B.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C.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D.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答案:无正确选项。

解析:A项否定不当,“防止”和“不再”表意重复,应删去“不再”;B项缺少主语,应删去“经过”或“使”;C项语序不当,应先“广泛征求”再“虚心接受”;D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D.《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

答案:C

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通史。编年体通史是按时间顺序编写历史事件,而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记载历史。

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A.排比拟人

B.反复拟人

C.排比比喻

D.反复比喻

答案:B

解析:“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春天的脚步近了”将春天当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下列对诗歌《蜀道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袭用乐府旧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

B.“噫吁嚱”是惊叹声,蜀道之难,由感情强烈的感叹句开端,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由景及人,“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表面写自己,实际是规劝友人不要入蜀。

答案:D

解析:“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表面是规劝友人不要入蜀,实际是表达了对友人入蜀安危的担忧,并非表面写自己。

6.下列对小说《祝福》中“我”的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一个与鲁四老爷一样的封建卫道士。

B.“我”是一个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的知识分子。

C.“我”是一个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认识的革命者。

D.“我”是一个冷漠无情、对祥林嫂的死无动于衷的人。

答案:B

解析:“我”在小说中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对祥林嫂的遭遇是同情的,但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又表现出软弱和无能。“我”不是封建卫道士,也不是革命者,更不是冷漠无情之人。

7.下列对《劝学》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B.说明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与人类的行为无关。

C.表达了只要有善念,就能够成为圣人的观点。

D.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答案:A

解析:这句话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作比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积累善行,才能养成高尚的品德,从而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质的飞跃。B项说法错误,这里强调的是积累对人的影响;C项“只要有善念就能成为圣人”过于绝对;D项“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不是该句的主要意思。

8.下列对戏剧《雷雨》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通过描写周、鲁两家的复杂关系和尖锐矛盾,揭露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B.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如周朴园的虚伪、自私、冷酷,鲁侍萍的善良、坚强、隐忍。

C.戏剧冲突是《雷雨》的主要特色,剧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冲突,也有周朴园与鲁大海的阶级冲突。

D.《雷雨》的语言富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如周朴园的语言简洁、威严,鲁侍萍的语言哀怨、悲切。

答案:C

解析:周朴园与鲁侍萍之

文档评论(0)

小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