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二模 历史(徐州卷)(考试版A4).docxVIP

2024年中考二模 历史(徐州卷)(考试版A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徐州卷)

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6分。

1.《汉书》记载:“(汉)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官吏降免或升迁),而藩国自析。”该举措(?)

A.使西汉版图得以扩大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D.改善了西汉的财政状况

2.下列图片的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C.绘画风格一脉相承 D.国家一统政治清明

3.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佐证宋朝(?)

宋代《耕获图》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图像材料

实物材料

文献材料

A.民族关系和睦 B.社会经济繁荣 C.社会风气开放 D.文学艺术灿烂

4.1260年,元朝首先开辟了自燕京(今北京市)至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和开平府至京兆(今陕西西安)两条路线,“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急递)铺”,这(?)

A.有利于政令通行 B.便利了粮食运输

C.有利于地方分权 D.便利了海外贸易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官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材料所述体现了洋务派的哪一初衷(?)

A.分洋商之利 B.练兵以制器为先 C.悉国情以自强 D.整水师增海防

6.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最终(?)

A.签订了《南京条约》 B.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

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如图反映的史实引发了(?)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五四运动 D.九一八事变

8.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一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A.工农红军长征 B.北伐战争 C.百团大战 D.井冈山会师

9.下图是漫画《条约的破坏者》,写有“日本”字样的大炮穿透了《九国公约》、《非战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和机构。一颗炮弹从炮膛里飞出,飞向远处中国沈阳的亭阁。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华北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0.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由此可知,“光荣革命”(?)

A.保留了君主专制 B.催生了新的政治体制诞生

C.赢得了民族独立 D.加深了国王与民众的矛盾

11.如图中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开展

C.推行了余粮收集制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2.据统计,美国罗斯福总统成立的民用工程署投资近10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B.加强对农业的调整

C.加强对工业的调整 D.缓解危机、稳定资本主义

13.美国发展了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如B-52轰炸机、F-16战斗机和“星球大战”计划等。苏联则发展了T-72坦克、米格战斗机和洲际弹道导弹等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这种军备竞赛的背景是(?)

A.美苏争霸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不结盟运动 D.经济危机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24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

经济重心的南移,可以表现为农业、工商业、城镇与航运业等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影响着这些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宋时期北方自然环境由优变劣、南方自然环境由劣变优的现象,造就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自然环境基础。因此,可以说地理环境因素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终极因素。

——摘编自韩平《历史背景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据此指出图中所示史料的类型。(2分)

(2)小历同学认为,“地理环境因素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

文档评论(0)

152****3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