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版)主编陈桂良配套电子教案新编高职语文“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01自立立人歌陶行知第一单元人与自我教学目标01自立立人歌1.了解对诗歌作品阅读欣赏的基本方法。2.对本诗由铺成到反问,正反对比的创作方法有所了解。1.正反对比的创作方法在表现主题上的作用。2.解读本诗“好汉歌”的内在含义。3.体悟本诗简洁明快、铿锵有力的语言风格。1.提高阅读欣赏诗歌的水平。2.学习本诗简洁明快、铿锵有力的语言风格。3.领会自立自强精神,争做“好汉”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01自立立人歌1.正反对比的创作方法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领会培养自立自强精神,争做“好汉”的重要意义。1.如何解读本诗“好汉歌”的内在含义。2.深刻领会本诗明白如话的语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目录一、新课导入受“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有的同学在学校“混文凭”、毕业后靠父母、亲友找关系就业,甚至理所当然地加入到“啃老族”的现象,说明现在的青年学生在自立、自强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我们只有尽快转变观念,从靠父母,靠朋友转变到靠自己,自立、自强,才不至于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靠自己,努力学习工作,积极参与竞争;靠自己,与人和谐相处,主动把握机遇,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如何转变观念,自立、自强于社会,是我们今天学习陶行知《自立立人歌》这首短诗的主要目的。二、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年),安徽朗县人。原名文浚,后改名行知。我国近代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思想家。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914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后,供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先后任教员、教育科主任和教务主任等,又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积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率先关注乡村教育问题,1926年发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等文章。1927年,他在南京郊外晓庄创办了一所与旧教育分庭抗礼的新型学校——晓庄师范学校;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二、作者简介1939年,他又在共产党人和民主进步人士的支持关怀下,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为革命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他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也是他高尚品质的真实写照。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斋天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晓庄师范学校旧貌陶行知教育名录: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4.教育是立国之本。5.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三、课文分析本诗是陶行知针对青年学生动手能力很差的弱点而写的。作者曾为这首小诗写过后记:“……我写这首歌,志在勉励青年打破依赖性,不再做那贪图享福之少爷小姐。”(一)思想内容阅读课文《自立立人歌》,分析其蕴含的思想内容。全诗四节,由铺成到反问,正反对比,简洁明快,铿锵有力,贯穿着“劳动神圣”、“民主”、“自强不息”的主题。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本色,是真正的“好汉歌”。第一节,简洁明了地提出要求青年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干”,并从正面强调“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思想主题。“啃老族”要喂到何时?三、课文分析第二节,除了“自己的事自己干”外,还得“别人的事我帮着干”,一个只顾自己,不愿帮人的人“可算是好汉?”,从反面说明“好汉”内涵的丰富性。第三节,从青年学生“吃大众的饭”,却“架子摆成老爷样”,不愿干大众的事,这又怎么能“算是好汉”?“好汉”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丰富。第四节,“大众的事不肯干”,不符合“好汉”的要求,但“若想一人包办”同样不符合“好汉”的要求。强调了一个人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好汉”的重要意义。“啃老族”要喂到何时?三、课文分析分析小结:《自立立人歌》一诗,在内容上作者用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语言写出了青年人应该永保劳动人民的本色,自己的事自己干这一思想内容,鲜明地表现了“劳动神圣”、“自强不息”的主题。本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对处于物质丰富、精神却较为贫乏当下青年学生来说,转变“靠”的观念,自立自强社会,仍有着勃发的生命力和心灵的震撼力。三、课文分析(二)写作特点阅读朗诵课文《自立立人歌》,探讨其艺术特点。1.在表现技巧上将类似民歌的夸饰、复沓的手法,与铺成到反问,正反对比语言技巧不露痕迹地结合一体,较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平民教育思想。2.运用亲切的日常口语,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将作者要求青年学生自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六版) 课件 第四章 组合体.ppt
- 幼儿文学 课件 8.2幼儿文学与幼儿语言教育.pptx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六版) 课件 第五章 轴测图.ppt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六版) 课件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ppt
- 幼儿文学 课件 8.1幼儿文学与幼儿道德情感教育.pptx
- 幼儿文学 课件 7.4 5-6岁幼儿文学阅读指导.pptx
- 幼儿文学 课件 7.3 4-5岁幼儿文学阅读指导.pptx
- 《新编高职语文》(第四版)课程标准.docx
- 幼儿文学 课件 7.2 3-4岁幼儿文学阅读指导.pptx
- 幼儿文学 课件 7.1 0-3岁幼儿文学阅读指导.pptx
- 《新编高职语文》(第三版) 课件 03 秋水 .ppt
- 幼儿文学 课件 2.3儿歌的朗诵与表演 - .pptx
- 《新编高职语文》(第三版) 课件 06 梅岭三章 .ppt
- 《新编高职语文》(第三版) 课件 07 论语(六则) .ppt
- 《新编高职语文》(第三版) 课件 12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节选) .pptx
- 《新编高职语文》(第三版) 课件 13 陈斌强:孝子•良师 .ppt
- 《新编高职语文》(第三版) 课件 14 人到中年(节选) .ppt
- 《新编高职语文》(第三版) 课件 17 前赤壁赋 .ppt
- 《新编高职语文》(第三版) 课件 18 报任少卿书 .pptx
- 幼儿文学 课件 2.2儿歌作品鉴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