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2008,17(3):1262-1267
EcologyandEnvironmentE-mail:editor@
1995至2004年广州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驱动分析
杨鹏1,2,陆宏芳1*,陈飞鹏2,王瑞江1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510650;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综合应用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基本原理,以及3S技术、手段,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TM和SPOT影像数据,运用
ERDAS、ARC/INFO、FRAGSTATS和SAS等GIS和统计学工具平台,分析了广州市1995到2004景观格局状况及其动态
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间,广州市的耕地、林地和水域等自然、半自然景观面积减少,其中耕地面积减少的最多,
而居民工矿用地和交通路网用地等人文景观面积都在增加,园地和湿地等半自然景观面积也在增加;斑块数量和边缘密度呈
增加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升高;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升高和景观聚集度的下降,景观异质性增加;景观形状指数增加,景观
形状复杂化;影响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建筑密度、道路密度、人口密度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根据因子分析的结
果,从保护农地、降低景观破碎化程度等方面提出了城市景观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城市;景观格局;动态;驱动因子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3-1262-06
以北京、广州、上海等大都市为先导的中国城(112°57′E~114°3′E,22°26′N~23°56′N),濒临南海,
市化进程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影响,不毗邻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重要的商贸港
仅是我国而且是全球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的口城市,被誉为“水上丝绸之路”。现在的广州市东
最重大事件之一。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在城市化进程连惠州市,西邻佛山市,北靠清远市,南接东莞市
中的变化既是各种生态经济因素在时间与空间尺和中山市。南北最大纵距182km,东西最大横距
度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又影响着该区域的生态经济215km,辖区总面积7434.4km2。现辖越秀区、东
过程和边缘效应[1,2]。城市景观格局的动态与因子山区、荔湾区、海珠区、芳村区、天河区、黄埔区、
分析,是揭示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动态及白云区等8个区,代管花都市、从化市、增城市、
其时空表达和驱动机理的有效手段[3]。计算机技术番禺市。2004年总人口1216.05万人,其中城市人
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遥感(RemoteSensing,RS)口995.7万人。境内有高山、丘陵、台地、平原,
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
GIS)技术的发展使这一研究成为可能,并迅速成气温21.97℃,7月份平均气温28.1℃,1月份平
为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均气温13.3℃,无霜期300~341d,日照时数为
前,IGBP、IHDP和WCRP等国际组织在其土地利1571~2053h,年降雨量在1600mm以上。
用/覆被变化(Landuseandl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