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docxVIP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双向专病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05年8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连续收治的首诊为肝门部胆管癌并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510例患者资料。男性324例,女性186例,年龄[M(IQR)]63(13)岁(范围:25~85岁)。入院时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343例(67.3%),B级167例(32.7%)。其中372例(72.9%)患者伴有黄疸症状,入院时总胆红素为126.3(197.6)μmol/L(范围:5.4~722.8μmol/L),247例(48.4%)术前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减黄治疗,减黄组术前中位胆红素水平由186.4μmol/L降至85.5μmol/L。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识别根治性切除(R0切除)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预后因素。

结果

510例患者中,BismuthⅢ~Ⅳ型366例(71.8%),其中86.1%(315/366)行半肝及以上切除;Ⅰ~Ⅱ型144例,其中81.9%(118/144)行单纯肝外胆管切除。51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8个月,1、3、5、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2%、35.6%、24.8%、11.0%;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15.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6.0%、32.4%、20.9%、11.0%。R0切除率为64.5%(329/510),R0切除患者1、3、5、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5%、48.6%、34.4%、15.2%。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26.1%(133/510),30d内病死率为4.3%(22/5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BismuthⅠ~Ⅲ型(P=0.009)、半肝及以上切除(P=0.001)及不伴有血管侵犯的T1~T2期患者更易获得R0切除[T2期比T1期:OR=1.43(0.61~3.35),P=0.413;T3期比T1期,OR=2.57(1.03~6.41),P=0.010;T4期比T1期:OR=3.77(1.37~10.38),P0.01]。术前胆红素水平、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径、手术切缘、T分期、N分期、神经浸润和病理学分级是pM0期患者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

结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必要条件。行半肝及以上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必要时合并血管切除重建可提高R0切除率。

肝门部胆管癌是起源于胆囊管开口以上、二级胆管分支以下的胆道恶性肿瘤,占全球范围内所有胆管肿瘤的50%~60%[1]。根治性切除(R0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的唯一治愈性手段。但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具有起病隐匿、浸润性生长、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R0切除的难度较大。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手术切除率及术后长期生存率仍不令人满意。此外,部分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广泛累及血管或发生转移,失去RO切除机会。尽管近年来免疫、靶向等肿瘤综合治疗方式迅速发展,但患者预后仍较差。我们回顾性收集了我中心连续收治的69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长期生存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人群

本研究为双向专病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05年8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肝胆中心连续收治的6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0例(17.4%)患者因手术探查发现肿瘤远处转移或局部严重浸润而无法切除,12例行肝移植治疗,7例因复发性肝门部胆管癌行根治切除手术,31例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史,10例失访,最终510例首诊为肝门部胆管癌并在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长期生存分析。

男性324例(63.5%),女性186例(36.5%),年龄63(13)岁(范围:25~85岁)。入院时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343例(67.3%),B级167例(32.7%)。372例(72.9%)患者出现黄疸症状,入院时总胆红素为126.3(197.6)μmol/L(范围:5.4~722.8μmol/L)。247例(48.4%)患者术前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或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aldrainage,PTCD)减黄治疗。减黄组术前中位胆红素水平由186.4μmol/L降至85.5μmol/L。510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其他一般资料见表1。

表1510例肝门部胆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