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人++杜甫++课件+.pptxVIP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人++杜甫++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圣杜甫

立德力学格致诚正ECNUTONGLUSCHOOL唐朝的诗人经典CP:王孟李杜元白小李杜高岑李杜成就难分彼此,李白和杜甫刚好跨越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成为两个高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他们只相差十一岁,可是创作风格迥异,个性也明显不同,我们称李白为“诗仙”,称杜甫为“诗圣”。

立德力学格致诚正ECNUTONGLUSCHOOL家世背景杜甫与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于712年(唐玄宗年间)生于巩县。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立德力学格致诚正ECNUTONGLUSCHOOL年少优游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huánxiá](山西)。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yǎnzhōu]司马一职,杜甫漫游齐赵平原,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其中一首《望岳》,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青少年时代的凌云壮志。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天宝四载(745年),他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奠定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在李白被流放的日子,杜甫就有《梦李白》(一)(二),表达对李白的思念与担忧。

立德力学格致诚正ECNUTONGLUSCHOOL困守长安战乱流离失所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曹参军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省亲,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杜甫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极其鲜明的对比,揭示贫与富,荣与枯的严重对立,谴责君臣搜刮民脂民膏,也表达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立德力学格致诚正ECNUTONGLUSCHOOL蜀中漂泊乾元二年(759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这五六年间,杜甫生活相对安定但依然很苦,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舟中长逝客死他乡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